【六周年特别报道】肖楼分水口:滔滔丹水润古城

时间:2020-12-14        文章来源:渠首分局陶岔电厂和陶岔管理处
【 字体:

初冬暖阳,静美和顺。11月13日,我们一行人到达肖楼分水口,将从这里走进引丹灌区,领略丹江水给邓州这座古城带来的可喜变化。站在肖楼分水口的“鱼嘴”位置,一边是波澜不惊、缓缓向北流淌的总干渠,一边是通过肖楼分水闸下泄滔滔丹江水的引丹干渠,奔涌的丹江水,通过引丹干渠进入引丹灌区。

引丹灌区属我国大型灌区,位于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引丹灌溉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利用南水北调总干渠,至肖楼分水口向下游引丹干渠输水,设计灌溉面积达150万亩,惠及邓州、新野两市县19个乡(镇),肩负着近百万人饮水安全任务,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肖楼分水口

水润灌区,助推农业生态发展

邓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引丹灌区是农业的主产区,农业种植一直是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丹江水的到来,不但以“春风化雨”之势,滋润着这片大地,也在无声之中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引丹干渠所流经和辐射的区域,包括孟楼、都司、林扒、刘集、桑庄等乡镇的农业现在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过去“农业望天收、二产受限制、三产水平低”的局面正在不断改观。地方政府利用丹江水资源优势,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近年来,引丹灌区不断推广水稻种植面积,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6万亩,形成规模化经营,利用丹江优质水资源种植的水稻正在形成品牌效应,在市场上不断赢得好口碑。

孟楼是引丹干渠上游流经的一个大的乡镇,近年来正在利用充沛的丹江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不但优良品种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攀升,而且与五粮液集团合作,利用丹江水优质水源种植优质红高粱,已经成为五粮液集团原料供应基地。孟楼依托丹江水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种植水稻、红高粱、杂交小麦、艾草和花卉苗木等,正在形成品种多样的产业聚集区。

引丹灌区利用优质充沛的丹江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践行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有力助推了地方经济建设。引丹灌区正在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水两用,助力脱贫攻坚

川流不息的丹江水,滋润着引丹灌区,滋润着邓州古城,从引丹干渠上分出来的各个支流,像布在古城大地上的血脉,为邓州的经济建设补充着新鲜的血液。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流淌着的丹江水正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林扒镇位于引丹干渠的中上游,引丹干渠带来的丹江水为林扒镇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林扒镇利用丹江水资源,引进了稻渔种养项目,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立了邓州丹江口库区稻渔种养生态农业科技园,在脱贫攻坚战中开辟出了新思路。

源源不断的丹江水进入高标准的水稻田,优质充沛的水资源在灌溉稻田的同时,为鱼虾养殖创造了条件。高标准的水稻田成为了鱼虾养殖基地。绿油油的稻田中游弋着黑鱼、鲢鱼、小龙虾,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其中养殖的小龙虾已经成为“拳头产品”,进入了全国市场,创造着不菲的经济效益。

按照“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双水双绿”的高标准建设的稻渔种养生态农业科技园,正在打造成丹江口库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邓州市涉水农业发展的精品工程。园区在充分发挥丹江水资源优势的同时,深化稻渔水生态循环项目,实施“涉水农业带贫模式”,下大工夫、下真功夫,在“水”字上做文章,确保实现对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带动邓州更多的群众就业和增收,助力邓州市脱贫攻坚战。

蓄“水”待发,为城市发展添后劲

沿着引丹干渠,跟随着顺流而下的滔滔丹江水,我们来到了引丹干渠的反季节性调节水库——张沟水库。水库在引丹灌区内,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引水充库。张沟水库是一座保障城区生活用水,兼顾农业灌溉、下游灌区农村安全饮水、工业用水、防洪、生态环境调节的综合性中型水库。2016年7月主体工程已完工。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枢纽、充库枢纽、泄洪输水涵洞、泄洪——输水枢纽、泄洪渠。

张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02平方千米,总库容1244万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30立方米/每秒,水库运行后可有效改善灌溉面积31.74万亩。张沟水库最大的作用其实是保障邓州市城区的生活用水。引丹灌区管理局灌溉科李晓燕科长介绍,邓州市区的生活用水主要是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望城岗分水口供给,目前暂能够满足城市生活用水需求,但是随着邓州城市的发展以及沿线乡镇用水的需求,邓州市区的生活用水将出现缺口,张沟水库正是为了解决未来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而建设。

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正在通过肖楼分水口、引丹干渠进入张沟水库,这条引水路线将成为未来邓州城市发展的第二条生命线。源源不断流淌着的丹江水,必将对邓州市打造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邓州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库区周边生态环境,增添强劲的动力!

一天的行程是快乐而又短暂的,作为一名南水北调人,我们是自豪的。走在返程的渠首大道上,初冬的风吹落了一地的梧桐树叶,像极了画中的黄金大道。在滔滔丹江水滋润下的邓州古城,正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起行进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金大道上。

作者:李仪 文/图 编辑:张小俊
举报平台
中线公司
官方微信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