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年特别报道】上善若水

时间:2020-12-15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
【 字体: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茶几的玻璃杯上,杯中是刚泡的绿茶,轻轻的水雾正袅袅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夺目。

茶是某宝上买的龙井,色泽浅绿、形状扁平,用90℃的沸水一泡,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水的颜色也开始变得淡黄,一股特有的香味弥漫在空中。茶与水自古不分离,古人喝茶讲究“山泉水,龙井茶”,就是对高品质饮用水的一种追求,茶遇到好水才能够激发出它的香味。古人的雅致是学不来的,山泉水也是珍贵难得,权且用自来水将就吧。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水质已经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拿起杯,闻其香,观其色,轻轻一摇,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相互交融出一种淡雅的韵味。

前几年,结识了一位老者,年近古稀,童颜鹤发,性情开朗,对茶有着独特的钟爱。每每得到好茶,总乐意与大家一起分享,颇有古人以茶会友的君子之风。老人与水利深深结缘,为水利事业奉献了一生,退休后依然心系水利,作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见证了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南水北调中线建成通水后,老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包珍藏已久的茶叶,用渠道里的水泡了一壶茶,邀约大家一起品尝。大家聚在一起,争先恐后地说起建设过程中难忘的点点滴滴。那一次,大家都醉了,醉在了深深的茶香中。这珍贵的水啊,是沿线群众抛家舍业,建设者们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果。

南来的长江水提高了沿线居民的幸福指数,更多的人渴望喝上南水北调的水。前两年,在“世界水周”的宣传活动现场,有位老农就曾问过我们,村里啥时候才能喝上南水北调的水。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

近年来,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满足大家的需求。在穿黄北岸干渠旁的南张羌镇,镇东边的一家卖水点生意格外的火爆,周围的群众络绎不绝,争相购买。原来,这是地方政府为了让老百姓喝上南水北调的放心水而开设的供水点。虽然这种方式惠及的只是渠道两岸为数不多的群众,但前景总会越来越好。

渠道沿线的树苗,经过几年的生长已然绿树成荫。春天,迎春花吹响号角,嫩黄的花蕊在初春的阳光中绽放;五月,槐花迎风盛开,清香扑鼻,一年一度槐花饺子走进了食堂;秋天,黄栌历经风霜,叶子变得深红,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好的环境自然是鸟儿和小动物们的天堂,野鸭、苍鹭、白鹤、喜鹊等鸟类越来越多,通过安防摄像头时常见到它们渠道边嬉戏、打闹。绿化带内,时常能见到野鸡、野兔活动的踪迹,偶尔还能见到松鼠这样的小可爱。

碧水北流,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慕名而来军旅画家刘老师,正举着相机对着穿黄出口上空飞翔的鸽子一顿狂拍,他在为自己的新作寻找素材。鸽子排着队形在闸站上空盘旋,有时还站在栏杆上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打量着你,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美景美色让画家欣喜若狂,看他喜形于表的神情,已然是成竹在胸,大作将成。

连接穿黄北岸司马路桥的沿黄大道,经过整修变得格外靓丽。桥梁引道两侧,南水北调工程保护范围和一级水源保护地两个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地方政府加强了渠道沿线污染源的治理,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并立牌公示,沿黄大道的整修就是环境整治的重大举措。现在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着的银杏像一个个标兵,注视着来往的行人和车辆。树下绿油油的草坪,就像一张地毯覆盖在裸露的黄土上,丛中长出碧绿的嫩芽那是生命的礼赞。沿着路面画着三根平行的标线,相约着连绵到远方。每当走在这条路上,脑海中就浮现出秋天满树的金黄。道路连绵十数里,中间镶嵌着蓝色的带子,这样的美景,又将会吸引多少人前来打卡呢?

“北调之水来之不易,我们当饮水思源,水漫漫其修远兮,全民要悉心保全...”,矗立在平台东侧的责任碑下,一位老者正默默的念着碑文,他是归来的游子,早年离开故乡,将自己的一身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老者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这次利用回乡省亲来穿黄工程参观,整个过程中他一直保持着谦逊,不时邀请大家一起合影,让人如沐春风。老者做事非常认真,他说来之前自己查阅不少穿黄工程的资料,通过今天工作人员的讲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穿黄工程的伟大,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建设出如此伟大的工程。随行而来的老者夫人,在参观过程中一直默默无语,分别时说了一句朴实的话语,让人铭刻在心。“我生活中一直注重节约用水,今天看到穿黄工程建设如此之难,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以后我将会更加注重节约用水”,她如是说。

水者,地球生命之源,社会发展之基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作者:舒仁轩 编辑:张小俊
举报平台
中线公司
官方微信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