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巡渠人
张顺利巡查渠道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道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家在渠道边,早上穿上反光马甲、背上背包、带上工具游走于渠道边,开启一天的行程。看围网基础是否倾斜,截流沟是否淤堵,测量高地下水位、衬砌面板是否出现裂缝等。我们称他们为工巡人员,其实他们还有另一个高大上的称呼——“渠道体检师”。
在温博管理处所管辖的区域,就有这样一支由10名人员组成的队伍。他们负责28.5公里的渠道巡视,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巡视6公里。工作过程中,除了用仪器测量,他们还经常要俯身去做出各种奇怪的姿势,只为拍出更清晰的照片来反映问题。“夏天烈日当头,温度达到40度。冬季寒风刺骨,零下将近10度。每个人的皮肤不是被晒得黝黑,就是被风吹的皲裂。”张顺利说。
张顺利是工巡队伍里的一员,是话最多的人,也是在温博管理处辖区渠道上工作得最久的一位工巡人员。2009年便在渠道上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工作,2014年12月应聘成为一名巡查人员。除了时间久,他懂得也多,常常形容自己是南水北调的“眼睛”,因为每天在渠道边巡视,在其负责的区域里,哪一处有沟沟坎坎他都清清楚楚。毫不夸张地讲,今天运行道路上多了几处裂缝,施工单位闭合了几条问题,他都知道。他也是管理处的“手臂”,因为他负责的是高地下水位渠段,日常的水位监测也十分重要,渠道上除了有先进的仪器监测,管理处也常常需用人工复核,这个时候他就提上重重的仪器,来回在渠道左右岸以及围网外的井沟处测量,附近大大小小的水井,他都清楚,每处井间隔多少米,需要隔几个测量,每天哪个时间点测量得最准确等,他都研究地很透彻。和他面对面谈话的时候他有些腼腆,说话也简洁清楚,但是在电话中,他总是乐呵呵地唠叨半天。他就像是南水北调渠道上的水流一样,外表干净透彻,内在温柔多情。
巡渠人每天都在做着看似重复简单的工作,可是他们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恰恰保障了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是我们调水人始终恪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