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家,是异乡人的牵挂,回家过年,和亲人团聚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文化信仰,更是每个外地人一年的心愿。春节来临之际,家在外地的南水人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的号召,原地值守,守在工作地,守在工作岗。
“玉平,今年过年还回家吗?”
“不回去了,原本打算回去的,最近疫情紧张,响应国家号召,不给祖国添麻烦了。”
“那今年,你还值班吧?”
“行,你们都回去好好过年吧。”
辉县管理处综合科负责人吕宾宾正准备上报春节值班人员名单,李玉平打算今年留在工作地过年了。
在辉县管理处,很多年轻人都亲切地喊她“平姐”,平姐负责管理处的财务工作,一张张纸单据从她的手中经过,一笔笔账目从她的眼中划出。她面对重复、枯燥的工作,从不抱怨,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从事财务工作三年来,从未出现差错。
她的老家在我国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她来辉县管理处已经有三个年头了,每次聊到她的家乡,她都滔滔不绝。十三朝古都--西安、红色旅游革命根据地--延安、陕西方言、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等陕西特色小吃,还有陕西各地市的土特产,她都耳熟能详。
“在我们老家,除夕早上要吃‘钱串子’,寓意着明年一年财源广进。下午要带着孩子一起装饰家里,挂灯笼、贴对联,用喜庆的红色迎接新的一年。最期待的还是晚上,能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唠唠家长里短,一起看春晚,在欢声笑语中守岁。”李玉平回忆着自己记忆中的过年,“我小时候也很好奇什么是‘钱串子’,后来家人告诉我‘钱串子’就是臊子面,拉面条就是拉‘钱串子’。”
“以前在老家还可以放鞭炮,逛庙会,扭着秧歌打腰鼓,到处都是喜庆欢快的画面,可热闹了。”美好的回忆在她的脑海中回转,说到这里,她叹了一口气,“我去年想带着孩子一起贴对联,谁知房东太积极,小年那天就贴好了,也可能是辉县这边习俗不一样。”
李玉平在整理档案
2020年的春节,按照排班将由她坚守岗位。疫情爆发初期,管理处留守的人很少,她作为综合科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摸排所有人员健康情况及出行动态,及时上报人员疫情防控状态,采购防疫物资,安排物业对园区进行消毒。值班期间,为进一步确保防疫安全,她每日早晚亲自排查登记入园人员体温。
当她提及今年过年安排:“本来打算回家过年了,1月老家那边疫情防控又严格了,家人建议先别回来了。其实自己也担心带着孩子回去,路上风险大,也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就这样平姐期盼已久的回家计划又“泡汤”了。
正如张文宏教授所说:“对于就地过年的同志,我表示非常敬佩。没有谁认为这些做法是理所当然的,可以看作是为中国人民所作的一次贡献和慈善。”平姐最后又选择了坚守在工作地,我能感受到她的一丝心酸,更多的是她的坚定与付出。
“今年能和老公、孩子在一起过年,我还是很开心的。小孩子最期待过年了,年夜饭,我要给他们露一手。就地过年不是居家过年,值班结束我打算带着孩子去看打铁花。”李玉平笑着说。
就地过年,春节值班,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放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管理处的同志们度过温馨的春节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上一篇: 兄妹共守一段渠
- 下一篇: 就地过年,他们都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