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档案价值 服务运行管理——渠首分局工程档案移交工作纪实
工程档案记录了工程项目的前世今生,是工程实体的说明书,也是重要的工程资源。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渠首分局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为了尽快发挥档案价值,更好地服务运行管理,渠首分局精心布置、有力推进,率先完成了辖区7个设计单元工程档案移交工作,为工程技术总结、工程养护、运行管理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发挥了工程档案在项目建、管、养中的积极作用。
三“虎”拦路,档案移交“路”坎坷
大多数人认为,档案工作是枯燥乏味的,缺少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档案工作人员是清闲自在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然而,在渠首分局工程档案负责人刘琴文看来,档案管理其实是一项涉及多门学科、庞大繁杂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档案移交来说就有3只拦路“虎”。
第一只“虎”是档案涉及种类多,清查工作难。渠首分局辖区工程起自陶岔渠首,终于方城县与叶县交界处,全长185.545千米。所辖7个设计单元工程,涉及直管、代建、委托三种建设管理模式,产生了大量文书、图纸、影像资料等,单套达到53980卷,安全存放就是一个大难题。同时,按照“两全两简”标准存档,相当于部分资料要逐卷逐页查四遍,每套之间都要相互对应、不能有错,工作量瞬时翻几番。
第二只“虎”是档案时间跨度长,协调各方难。渠首段工程档案自2008年工程开工即产生,直至2018年主体工程档案专项验收结束,涉及监理、施工等几十家单位,但这些人员早已撤场,召集困难。并且,期间参建单位人员更替频繁、不同建管模式协调形式不一,移交时还要对前期验收提出问题,再次进行整改复核,协调起来困难重重。
第三只“虎”是档案移交标准严,工作人手少。中线建管局制定了严格的档案管理标准,强调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这对移交清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渠首段工程特殊,运行管理工作比较繁重,很难抽出较多人手全程协调、跟进。
三“虎”拦路,但档案移交工作不能停、不能缓,唯有迎难而上。
万事开头难,细心出实招
工程档案移交是一个细致活儿,考验着方方面面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大家眼里,刘琴文工作起来喜欢撸起袖子,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一点不输男同志,但又不失女同志特有的“细心”。
在局档案馆的指导下,她积极统筹协调相关单位,调研候选场地,编制了详细的工程档案移交实施方案,制定进度计划,明确检查要点及整改原则,强化保障措施,多措并举,为保障档案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人手不足、时间紧的问题,刘琴文积极调研,提出了开展档案移交服务采购项目的建议,聘请有实力的专业档案机构协助清查,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协调各方深度参与,根据不同单元档案移交节点安排,分批次组织各参建单位以集中办公形式,每批利用2个月时间集中完成了主要问题的整改复核。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小郑,明天咱们分局就开始接收委托项目南阳市段、白河倒虹吸两个设计单元的工程档案,你准备下,明天一起去移交现场。”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郑豪盈到工程处工作还不到一个月,甚至还不清楚南水北调建设期的建管模式和档案归档要求。面对“汗牛充栋”的工程档案,小郑摆好心态,虚心请教,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负责装箱清查的同志手臂、手腕多次被划伤,但还是简单处理后继续工作。清查图纸的同志特别认真,发现有错误及时记录,并敦促参建单位现场整改,逐一销号。渠首分局工程处同事们也自发参与到档案清点工作中,大家不言累、不言苦,齐心协力确保了移交工作的顺利开展。
移交中还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次,近26000卷(约九百余箱)档案需要整体移交至中线建管局档案馆,由于路途遥远,为了确保档案的安全,需要安排厢式货车进行运输。综合处王斐立即联系物流公司,协调合适的运输车辆。由于档案存放地点属于限行区域,中途需要倒运一次,王斐同志一直盯着档案,认真记录出库和上车的箱数,确保没有一件遗留。郑豪盈主动提出了押车申请,一路上提醒司机安全驾驶,在休息区也要守着货车。由于厢式货车总长约十六米,进京时间和路段均有限制,郑豪盈在进京高速口等到了凌晨十二时,根据规划路线图指引车辆畅通入京。中线建管局档案馆同事也及时配合接收,提前规划好了合理的档案存放地点,协助档案搬运工作。这一批档案最终安全抵达。
静心去浮气,雨过见彩虹
对刘琴文来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在黄河档案馆集中办公那段日子,工作局面变得更为复杂,记忆尤为深刻。
由于那次档案移交体量大,移交前的整改工作甚是繁杂,一是要合理安排档案清查整改计划,将监理单位和相管辖的施工单位安排在一起核对整改,避免错改、漏改等情况。二是要求所有参建单位档案人员必须出具核酸检测证明才能参与整改工作,还要及时做好现场的日常消毒工作。为了确保移交工作按时完成,工作组每天从早上八时到晚上八时,连续奋战四十五天,节假日、周末也不停歇,有时候为了不耽误第二天档案入库上架,甚至加班到凌晨。
档案清查整改过程中,个别施工单位档案整改工作量大,人心浮动,渠首分局工作人员发现后及时疏导情绪,强化后勤保障工作,保持了参与整改工作的积极性。在严格自查自改的基础上,分局邀请黄河档案馆专家现场检查指导,给予许多指导建议,通过立行立改,保证档案整改质量。此外,严格做好安全保管及保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未发生档案实体丢失或失密现象,圆满完成了移交任务。
三“心”降“三虎”,天堑变通途。渠首分局自2018年启动档案移交后,先后于2019年7月、2020年9月分批完成了辖区7个设计单元工程共计53980卷档案(单套)移交接收工作。渠首分局总工程师郝继锋说:“工程档案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运行管理人员全面、客观了解工程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对工程后期运行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工程档案移交只是迈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小步,后续如何利用好档案资源,更好地为工程运行服务,才是档案管理工作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