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在穿黄

时间:2022-02-11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
【 字体:

雨中的鸟儿

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穿黄工程,但更多人也许不知道的是,工程辖区内的很多毗邻区域是黄河湿地保护区,这里栖息着不少的野生动物。他们是工程周边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晴雨表”。

穿黄工程南岸的设备展示区和下面的退水洞上方各级平台、南岸竖井区域,这里有绿化植被种植的草皮,建设期之前就在这里靠着邙山山坡守望着黄河的一排排垂柳,沿着孤柏嘴控导工程栽种的樱树是这里的新贵,在浓浓的春意中加入了新的颜色。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河之畔,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在此或栖息,或途径。

这里真的是野鸡的天堂,野鸡,是动物学上雉鸡类动物的俗称,雉,也称雉鸡、山鸡、野鸡。因雄野鸡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羽毛色彩鲜艳,尾羽长达40到50厘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两颊绯红,颈部紫绿色。雌野鸡夹杂着黑栗及沙褐色,尾羽较短。一开始野鸡还知道避人,车从盘山路上走过,会有受惊的野鸡匆匆飞过,以至于我们都看不清它们的羽毛颜色。后来它们熟悉了我们的巡查路线和节奏,经常会从车前缓缓掠过,雄性的拖着长长的艳丽的尾羽,像是在为我们展示大自然的奇妙画作。有时即使看不到它们,也会在山下听到它们的叫声,在两河交叉的湿地保护区里,这是最动听的天籁之音。

这片区域还是野兔子的“欢乐窝”,他们就生活在黄河边和南岸竖井区域西侧的草丛里,虽然奔跑速度极快,但它们天生胆小,警惕性特别强,经常是巡查碰到它们时,它们就像草里的灰黄色的箭一样飞奔消失。只有在安防视频监控里,偶尔看到它们两三成群,在去年夏季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的练兵场,时而试探性地玩耍,时而站立起来保持警觉。

就在不远处的黄河浅滩上,冬季也会有天鹅在这里中途休息,很多时候就在浅滩上捕食休整,偶尔也会飞到退水渠边上,欣赏一下这里的人工景观,这个颜色迥异于黄河的墨绿的袖珍湖,也许是它们南飞旅途上难忘的一景。

穿黄工程北岸老蟒河的右岸,有四位日夜守渠的“卫士”,它们临水而立,如雕塑一般,在这里一直验证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们就是常驻这里的苍鹭,苍鹭是鸟纲、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其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为白色。成鸟的过眼纹及冠羽黑色,飞羽、翼角及两道胸斑黑色,头、颈、胸及背白色,颈具黑色纵纹,余部灰色。它们的脚长真是让我们涨了知识,脚丫可以全部覆盖整个路沿石,站在路沿石上面就像锁扣一样,所以它们才可以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越过临水面。

飞翔的苍鹭

网上说苍鹭属于大型水边鸟类,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性格孤僻,严冬时节在沼泽边常可以看到独立寒风中的苍鹭。这也是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相邻而老死不相往来,在渠道边就这么四只苍鹭,都保持着一两米的距离,多数时间它们都是头扎在胸前的羽毛中,抵御着北方的寒风。有时候也能看到它们整理全身的羽毛,或在浅水区觅食,这一渠清水里鱼儿,应该是它们鲜美无比的大餐。

在这里绿化带内红叶石楠的树杈里,有很多的鸟窝,经常可以在这里发现不知名的鸟蛋,一般都是两三枚堆在一起,这是自然界的馈赠,也是宜居环境的奖赏。我们在日常巡查时,都会小心翼翼地经过,怕不小心碰到了树碰到这些自然中的宝贝,破壳而出的鸟儿,或许就是天生的“歌唱家”。

哪怕在去年的暴雨中,依然可以看到不少不知名的鸟儿,在雨中奋力飞翔。有的像鸽子一样,一白一灰,或是伴侣,或是好友,就在我们雨巡时在前面帮着我们“冲锋”一样,我们到了近前他们就会往前飞出去几十米,就在那里守望着渠道等着巡查队伍,再次到跟前又会在渠道上盘桓着再飞回来。在这样的倾盆大雨里,就算让世界倾倒,它们也像给我们添注能量一样,守护着这风雨中的“生命线”。

飞禽走兽,甚至也有灵长类的动物不时光顾着穿黄,它们有的如天鹅,在此短暂停留后再次踏上旅途,有的如苍鹭,爱上了这里的水清草色以此为家,它们点缀了这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壮丽,也为之贴上了绿色的标签,假以时日,随着沿线生态环境的臻于优美,这里将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更将是诸多物种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培育出灿如云锦的生态之花。

作者:钞向伟/文 梅阳 钞向伟/图 编辑:李东君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