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邱村的渴望

时间:2023-01-28        文章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 字体:

依稀响起的鞭炮声点燃了年味儿,儿时的豫北老家记忆里,年味儿是一地的鞭炮纸屑,是街里各色的红灯笼,是苗邱村里高跷队和秧歌队的彻夜巡游,是院子里随处可见的春联。

那时的春联大多数都是请村里字漂亮的老人手写。除了门上的春联,其他地方都要贴上吉祥话,比如院墙上贴“满院春光”,电闸处贴“安全用电”,粮仓上贴“五谷丰登”,水缸上要贴“细水长流”。

农村的厨房大部分空间被秸秆一类的柴禾占去,只有到了冬天,院子里大水缸才能得到“厚待”搬进厨房。角落里的大地锅上供奉着灶王爷,别小看这地锅,蒸炸煮的功能全都能实现。孩子们冬天都喜欢在灶台烧火,因为那是白天家里最暖和的地方。

厨房里大人们在炸过年必备的丸子、春卷,随着油锅冒着的泡泡,香味就这样飘出来刺激着孩子们的味蕾。我闻着这香味,才心甘情愿地在厨房里帮忙。

那时村里都是两天放一次水,过年也不例外。大家要抢在早上固定的放水时间把自家的水缸装满。每年过年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把水缸清洗干净。那时的我比水缸高不了多少,一米多高的水缸几乎将我整个人都装了进去。拿着高粱穗儿做的炊烟帚头伸进去刷洗,再舀出来,反复几次后感觉脑袋都晕晕的。村里统一打井供的水含沙量不小,每次舀水到缸底的时候总会有沙沙的声音。跟苦水营村一样,我们村也是远近闻名的“黄牙”村,水质不好不仅体现在牙齿上,得结石病的人也比较多。

工作后我很少再回村里,但只要回去,熟人们都会问我,南水北调的水是不是甜的?新闻里说的构筑国家大水网是啥意思?我总是耐心地跟他们解释说,水网就是让千家万户的水缸里都能装上纯净放心的水,他们也总会为我竖起大拇指。

作为豫北知名的种粮大县,这片土地对于水的渴望可想而知,村民对更为甘甜的南水日思夜盼。尽管有十余个乡镇已经用上了南水,但仍有不少地方还没尝到过南水的清冽纯净。新的一年,希望通过调水人的不断努力,家家户户的水缸里,都会蓄满清澈的南水。

作者:钞向伟 编辑:周晓霖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