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有感——改革开放换新貌

时间:2021-05-25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郏县管理处
【 字体: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这42年,是高歌猛进、激情澎湃、日新月异的42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进步、让世界为之惊叹的42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2年。四十多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四十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是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新中国真正地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而在这期间,有一项伟大的民生工程悄悄孕育中,1952年深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出京考察,站在黄河边的邙山上,毛泽东感慨:“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南水北调的概念就此诞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输水38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7900万人口受益。其中,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由1提升至1.2,河北省浅层地下水水位由治理前的每年上升0.48米增加到0.74米。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了经济增长;缓解了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有效解决了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较大地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和水资源条件。事实证明,南水北调是一项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利民工程,南水北调建设的发展,无论是于民还是于国都是意义非凡的,并且在未来的发展,南水北调必将继续为我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是令人感动的,它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改革开放至今,先辈经历了太多苦难,付出了太多心血,然而最根本的还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功绩是不容否定的。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重要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以“从南到北,同饮一江水”为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当代南水北调工程的运行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也是繁重的,在完成工作量的前提下,每一个南水人都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去关注每一个细节,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做好每一件事。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那段风华岁月,我无法确切知道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凭先辈的回忆,影视作品,书籍的描述去尽力体悟。但是我知道,改革离不开勇于创新,奋斗事业离不开一步一个辛苦的脚印,所以,我在一次次学习中不断完善,致力于将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融入到南水北调的工作当中去,我坚信它们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作者:李少甫 编辑:张小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