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地上的红色研学教育
设备展示区合影留念
近日,20余名小学生来到穿黄工程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设备展示区开展主题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中的科技与节水知识教育”的研学活动,与红色党旗标识牌一起,构成研学基地上红色的风景。
学生到设备展示区了解了建设穿黄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及倒虹吸的原理,通过大屏观看《江河相会》等宣传影像,了解工程的艰辛建设历程,在认识工程中所蕴含的科技力量的同时,认识到大国重器铸造过程中的不易,认识到自来水管里每一滴水的不寻常,进而认识到日常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此次研学实践中,让师生在接受南水北调的科技教育和节水教育的同时,还融入了党史的教育,融入了南水北调工程从最初想法的提出到最终的建成,伴随着建国后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党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奉献精神的推崇,对移民生活的关注,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
在东中线工程全面进入运行期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应时而为,谋全虑远,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扬州考察调研了江都水利枢纽,了解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情况,并强调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水的论述,站位高远,立意深刻,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用水和水资源匮乏现状的深刻理解,也有对水情教育开展的殷切盼望。总之,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党坚强领导下建设的生态工程、绿色工程和幸福工程,归根结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东中线一期主体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调水400多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2亿人,在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真正实现了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真正让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国重器。
通过研学实践中的红色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纵深,推向日常工作,把红色教育带到学生身边,让幼小的心灵沐浴党的光辉,是穿黄工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