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党史学习教育有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这本是佛教坚定信仰的勉励之语,原意是最初的理想很容易产生,但是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坚守初心,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坚持下去,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翻开《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页记载的就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帷幕,与会代表共13人,他们都是当时的知识精英,许多人有留洋的经历,除四十四岁的何叔衡外,平均年龄只有28岁。恰巧,毛泽东当年也是28岁。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仅有五十八名党员,大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从这里诞生。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始终坚定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推翻三座大山,解放苦难之中的中国人民,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李大钊振臂呼喊的那样:“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现在的我们,中国的80、90一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大于天,然而现实的残酷岂是骨感二字可比拟的。一路走来,遇到了多少难以想象的苦难。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有如此曲折的经历,经历过如此腥风血雨的洗礼,跨越过如此艰难险阻的磨炼。在革命的征途上,一些意志薄弱者中途溜号,一些贪图富贵者改换门庭,更有贪生怕死之辈中途叛变。最初的58名党员历经大浪淘沙,有21人牺牲(包括在革命岗位上病逝),16人因各种原因脱党退党,8人被开除党籍,4人叛党。绝大多数的党员经受住了考验,做到了矢志不渝。二十八年间,从北伐到土地革命战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的每一天都在炮火和硝烟中度过,多少英雄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唯有初心!
把历史的车轮拉回到今天。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做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如何才能不愧对长眠地下的无数先烈,如何才能不辜负党的培养,如何才能不愧对这个伟大的时代,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谆谆告诫;唯有牢记入党誓词;唯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南水北调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作为一名南水北调人,尤其是身为一名党员,更要践行共产人的初心与使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守护好这条民生之渠、发展之渠、绿色之渠,立足岗位,勤于思考,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全心全意投入到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的实际工作中。
今天我们生逢其时,为之幸载!更要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勉励自我,以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感召自我,守初心,担使命,强信仰,以吾辈之风范,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上一篇: 水调歌头·学党史思南水北调有感
- 下一篇: 走进红旗渠,筑牢初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