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咽喉上的守护者——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感

时间:2022-01-14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
【 字体: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成功”的重要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擘画了宏伟蓝图。我们在总结成就中增强自信,在总结经验中把握规律,凝心聚力向前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在建党百年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交汇之际,总结经验和展望未来显得尤为可贵。学习中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是意义深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分别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等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意义深远,字字千钧,必将对我们党走好第二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展规划中的一部分,是提升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所在。在最新五年规划中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相应的规划内容。在水资源保护上就明确提出了达到三类水体质量标准的地表水比例至少占83.4%。在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首先着眼点要放在国家整体流域上实现水资源空间配置均衡,对跨行政区域的水系治理要加强保护,对骨干水网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供水灌溉工程以及防洪减灾工程等要重点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的配置系统,加强水资源污染治理和水系保护,建设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

二是鼓舞人心。世界上有百年历史的政党不多,能在十四亿人口国家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2021年5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陶岔渠首和丹江口水库,并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科学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总结了实施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系统阐释了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穿黄管理处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四条生命线”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多来,穿黄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累计过水近310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输水任务。

三是催人奋进。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是进入新时代后又一集合号和动员令,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通过对历史的全面深刻总结,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在做好日常工作保障“三个安全”的同时,在疫情反复不定的压力下,管理处今年顺利完成了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穿黄工程防汛抢险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充分展示了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技术、协调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检验了各参演单位应急抢险能力,为安全度汛做好了全面准备,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提升应急能力的重大举措;圆满完成了孤柏嘴控导工程的各项尾工工作,该项目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后一个尾工项目,被列为水利部2021年度重点督办项目,能够按节点目标如期完成,为后续穿黄设计单元工程的顺利完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抵御了主汛期的极端气候条件,如期保质完成了汛后的水毁修复,在黄河之畔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这条纵贯南北的“生命线”,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质安全。

在做好以上主业工作的同时,穿黄管理处实现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实现看得见山,望得到水的美丽愿景,更重要的是,所有生态保护的措施都是以尊重生态的手段来开展的。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黄河生态保护思想为重要遵循,以南水北调三先三后的调水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指导,以分区侧重生态保护实践为主要思路,践行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运行管理的理念。

南水北调工程从建设期到通水7年多来,穿黄管理处通过孤柏渡控导桩等工程措施稳固黄河河势及其他植树植草等综合整治措施,在生态保护上做了持续性的投入和努力,形成了南水北调工程设备展示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退水洞出口生态湿地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南岸竖井生态湿地、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邙山盘山路生态保护区等四大生态保护区域。结合工程运行管理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建立了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多梯度多水域生态系统(设备展示区、邙山盘山路、退水洞出口和南岸竖井形成多梯度,黄河水,南水北调干渠水,退水洞出口水三水相连),每个区域各有侧重,南水北调工程设备展示区以宣传生态保护和水情教育为主,突出成果展示,其余三个区域侧重具体工程措施结合生态环保的实践。

未来,除了做好这些工作以外,我们还将致力于开展生态保护和研学基地宣传教育深度融合,加大工程维护投入,通过增设一些动植物的观测站点,结合黄河生态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研究,为后续生态保护措施提供课题和理论支撑。

在身体力行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还要利用好研学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资源,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水情教育和生态保护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水情、了解保护黄河生态的重要性,研学实践教育为底色的水情教育,定位为“技术教育和科普”的理念,从工程安全、黄河生态保护、黄河文化、穿黄建设历程、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水情教育等方面开展开发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利用其最为感兴趣的话语,将课程讲授给大家,通过观察、体验、欣赏、讲解、提问等多形式、全方位的方式,让参观者了解南水北调、认识黄河生态保护重要性,并了解中国水情。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基层运行管理单位,首先,我们将在搞好安全输水的同时,做好渠道水质保护和黄河生态保护;其次,在以上日常工作做好的同时,加强水情教育的开展;最后,以“两个所有”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以“双精维护”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高效干事,率先垂范,确保安全输水。

作者:吴国权 编辑:李东君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