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安南署名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汪安南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生动的地方实践,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和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日益深入的实践中彰显出真理的伟大力量。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水北调集团)作为以保障我国水安全、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为主责的中央企业,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运行管理、后续工程和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各方面全过程,持续擦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努力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指明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新路径,为新时代新征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准确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这一重要理念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与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一是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直接关乎人民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深刻揭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态与发展、生态与社会的内在关联性和统一性,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智慧,极大丰富和提升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三是坚持生态保护与以人为本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是确保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必然要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南水北调国家水网重要指示精神的本质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南水北调国家水网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处处体现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要求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等。如“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要求统筹抓好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推进后续工程规划建设。如“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等重要指示,要求把工程实施同受水区节约用水统筹起来、同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践证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指引南水北调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关键所在,更是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只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北方地区以占全国19%的水资源量,支撑了46%的人口、64%的耕地和45%的经济总量。全国近70%的城市群、90%以上的能源基地、60%以上的粮食主产区位于水资源紧缺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相继实施,都对加强和优化水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国家水网建设,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解决水资源时空失衡问题,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切实保障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战略安全。
二、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指引的新时代南水北调生动实践
南水北调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集团“调水供水行业龙头企业、国家水网建设领军企业、水安全保障骨干企业”战略定位和主责主业,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等不断增长的现实需要。
致力节水优先,持续优化水资源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约用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调水和节水这两手要同时抓。”南水北调集团树立“节水即减碳”理念,始终把节水作为水资源保护、配置、调度、利用的前提,采取综合措施提升工程过水能力、减少输水损失,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输水损失率从设计值10%大幅优化至实际运行值3%左右。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多年来,累计向北方调水816亿立方米,有力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受水区利用南水比率由十年前的5.4%增加至14.8%,北京、天津等数十座大中城市基本摆脱缺水制约。南水北调工程将充分发挥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战略功能,增强水资源联调联控能力和精准供给能力,持续改善受水区水资源空间失衡问题,促进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更高水平保障我国水安全。
致力人民至上,持续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南水北调集团始终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联合相关部委和地方健全协同防御机制,加快构建“监测、保护、防控、应急、科研”五位一体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全力做好汛期、冰期等特殊时期安全输水工作,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惠及沿线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沿线受水厂344家,其中北京受水厂15家,城区供水8成以上为南水,首都供水安全系数提升至1.3;天津受水厂23家,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郑州城区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为南水;河北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世代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随着受水区配套工程完善,受益范围正由大中城市向农村拓展,沿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南水北调工程已成为百姓普遍点赞的民心渠、幸福河。
致力绿色发展,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充分发挥生态效益,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措施,全力推动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累计向北方50多条河流生态补水超118亿立方米。永定河、滹沱河、拒马河等10余条断流多年的河流恢复全线通水,河北百泉、黑龙潭等断流30年的泉眼相继复涌,白洋淀水生态得到恢复,青头潜鸭等多种珍贵野生鸟类相继出现;“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北京亦庄调节池;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全线水流贯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32公里基本实现全程自流供水,东线一期工程13级泵站通过节能改造和优化调度,能耗保持较低水平。南水北调集团将充分利用水源条件和工程能力,科学有序相机对受水区进行生态补水,深入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促进水生态水环境改善,实现人水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致力协调发展,持续畅通南北经济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各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等区域,要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和自身特色,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南水北调工程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联通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以有力的水资源要素激活北方地区优势资源要素和经济要素的潜力,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按照受水区2023年底万元GDP用水量测算,南水北调有力支撑北方地区16万亿元GDP的增长,优化了受水区产业和经济结构。南水北调集团紧紧抓住绿色化、低碳化这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南水北调工程与省级水网互连互通,提高水网工程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受水区优化空间结构、科学规划布局、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各区域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础共建、发展共赢。
三、在构建安全韧性现代水网中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南水北调集团将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建设全过程,着力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畅通循环、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国家水网世纪画卷变成美好现实。
聚焦守护生命线,全力维护南水北调“三个安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在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国之重器”安全支撑作用。健全安全责任、性态监测、风险识别、隐患处置、监督管理、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安全协同防御机制和工程防汛体系,深化不停水检修行动,提升工程本质安全水平。深化供水安全能力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和调蓄工程建设,精确开展水量调度,提高供水系统安全水平。深化水质安全提升行动,完善“五位一体”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上下游协同治理和联防联控机制,织密从水源到分水口门的水质保护网络,加密全时空、多要素、高精度的水质监测,提升水质精细安全水平,全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准确把握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各自特点和目标任务,深化水资源供需平衡、工程布局、建管机制等重大问题研究,积极推动《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增强项目法人履职能力,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抓紧推进西霞院联通工程和雄安调蓄库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抓好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线工程和东线后续工程前期论证和立项建设,加快完善“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抓好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建设,全面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聚焦协同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通过织密国家水网汇聚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参与组建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法人,积极参与区域水网规划编制,以市场方式推进青海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河南观音寺调蓄工程等地方水网项目,提高水网贡献度和产业控制力。加强国家骨干网和省级水网互联互通,积极支撑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江河控制性枢纽工程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积极对接区域网、地方网建设需求,统筹推进国家、省市县级水网融合发展,促进不同水资源配置工程间水系连通,增强水网系统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注重与“新基建”的深度融合,实现工程、资源、调度、信息等多维度多要素互联互通,支撑智慧化水网建设,提升水网整体效能。
聚焦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水网企业。锚定集团“三个企业”战略定位,落实“两手发力”要求,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打好市场、科技、文化“组合拳”,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生根提供有力保障。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全级次穿透式监管,只争朝夕加强水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现代水网新质生产力,切实发挥水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聚焦提高水网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探索“水网+”发展策略,拓展“水粮能生”融合模式,加强水网建设与相关产业协同布局,推进国家水网与现代农业、电力行业、能源产业、航运等融合发展。推进水权水价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水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聚焦保护传承弘扬水文化,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坚定践行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坚定当好“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忠诚守护者、国家水网世纪画卷的生动描绘者、国家水安全的有力保障者。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 南水奔涌 幸福河湖——南水北调工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