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选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10月13日,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在上海开幕。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工程)》评选的“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开幕式上发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入选。
“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分别是: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欧几里得空间望远镜、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Blackwell GPU架构、DeepSeek开源大语言模型、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形机器人、抗体偶联药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始终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74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1.14亿,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充分发挥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自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途经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之长、跨越地域之广、参建人员之多,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工程建设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解决了膨胀土处理、高填方加固、穿黄隧洞施工、大型渡槽设计、大孔径PCCP管道制造等重大关键问题,为推动水利行业技术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通过设计单元完工验收,标志着全线转入正式运行阶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实现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饮水安全的同时,有效促进沿线河湖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水资源调配与生态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从2021年开始,《Engineering(工程)》每年开展“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2025全球十大工程成就”经由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评选委员会审议确定,主要为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并产生全球性影响的工程科技重大创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项目或关键技术装备,也涵盖工程科技关键性原始创新与突破。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