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周年特别报道】情系六年共成长 安全运行再启航——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通水六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侧记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一个令南水北调人激动的时刻。论证半个世纪,建设十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扛起了历史责任,在南北大地上鬼斧神工般画出一条“千里水脉”。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安全通水六年,给沿线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得以生生不息。
“情系六年共成长 安全运行再启航”通水六周年系列活动在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展开。
仪式南水北调
每一年通水周年庆,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都会精心准备,留下精彩瞬间。满满的仪式感不仅是对周年庆的纪念,更是对运行管理工作者的一种激励。通水六年来,我们每一天都在改变。
通水一周年时,安阳河节制闸还有些荒凉,绿植还未长高,路面尚未铺满。那一年正值全面整治,我们人员紧张,但大家都斗志昂扬、激情满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看到了运行管理工作的初变。
通水两周年时,我们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已有所成效,所有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一年“7.19”的大雨让我们经历了考验。通水周年庆时,我们举办了“净水传递”活动,取源头水送至北京,一瓶水都来之不易,一渠水更是难上加难。
通水三周年时,我们仍在持续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闸站也有了大变样,电缆沟线缆强弱电分离、整齐划一,标识牌内容准确,和线缆一一对应。安阳河节制闸的绿植也已经长高了,管理处的人员也增加了,人员充沛给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助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管理处的工作蒸蒸日上。
通水四周年时,我们又有了新的挑战。“两个所有”跃进我们的视线,从不懂到理解,从少数到多数,“两个所有”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大家发现自己全面素质逐步提高,逐渐能独当一面,遇到突发情况可以从容应对。
通水五周年时,我们继续深化“两个所有”。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大家更能理解和支持“两个所有”了。大家干劲十足,人人都在努力向“多面手”转变,在运行管理工作的路上,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致力于守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通水六周年时,我们再次来到安阳河节制闸。此时的安阳河节制闸已华丽转变为四星级闸站,安阳河节制闸标准化渠段让人看着赏心悦目。今年,我们不仅有“两个所有”,还有“双精维护”、逢事必审,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越做越细、越走越实。
经过六年的安全运行,南水北调更有“底气”,这条“千里水脉”给沿线送去甘甜的同时,也肩负起“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的任务。南水北调,祝你勇担使命、继往开来。
通水一周年庆
通水六周年庆
书画南水北调
“老师,这渠道里的水浪好大啊,和大海一样。”“老师,那么远来的水,好喝不?甜不甜啊?”“老师,我要把南水北调的样子画下来,回去告诉更多的人南水北调的故事。”这一句句话语,仿佛银铃一般,响彻在长渠上。
12月12日,为庆祝通水六周年,讲述南水北调故事,安阳穿漳段迎来了一群“小可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带着对南水北调的好奇,走进南水北调、感知南水北调、书画南水北调。
渠道旁,孩子们聆听着南来之水的故事,知道了是谁不远千里而来,为谁送去甘甜;遥望退水闸时,孩子们了解了退水闸闸门一开,清澈的南水就顺着退水渠流进安阳河,给安阳市的母亲河带来生机;近距离看闸门时,孩子们惊叹着闸门的巨大,感受水的传奇;换个角度看南水北调时,孩子们更深知南水来之不易,要有爱水、护水、节水意识。
近距离接触南水北调后,孩子们压抑不住内心的热情,要将心中的南水北调画出来,连带队的老师都灵感迸发,创作起来。你看,孩子们俯身创作,心中南水北调的样子跃然纸上;老师们举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幅幅作品饱含情意,赠予南水北调。
走进南水北调
祝福南水北调
作品展示
传播南水北调
“安阳市区西部一渠清水缓缓流淌,六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不舍昼夜、源源不断地将南来之水输送到沿线千家万户。现在安阳市民已经逐渐淡忘了曾经的水垢,习惯了甘甜的丹江之水。”这是“安阳973”广播微信公众号在南水北调通水六周年时推出的内容。
为更好地宣传南水北调工程成果,在通水六周年来临之际,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联合安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通过“安阳973”广播电台讲述南水北调故事,传播南水北调声音。
“安阳973”是安阳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安阳新闻综合广播,也是安阳市政府指定的唯一城市应急广播,有较广的受众群体。通过广播让受众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6年的效益,展示南水北调与当地老百姓的故事,将更直接、更广泛地传播南水北调。目前,节目正在陆续推出。
传播南水北调
六年风雨弹指一挥间,其中万千滋味在心田,今朝我们继续再努力,只为沿途万千笑颜开。今后,南水北调将持续发力,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绿色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国家水安全紧密相连,发挥综合效益,助力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