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营造良好家风,从我做起

时间:2021-02-06       文章来源:渠首分局
【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到,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

生活中,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看这个孩子多有家教,那个孩子没有家教。家教也是家风的一种体现。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面,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它包括家庭成员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良好的家风是一个人终身的财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和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孩子们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经过耳濡目染的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素的农民。小时候,我的父母经常教育我,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踏实,不能占别人的便宜,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教育着我。我记得有一次,从田间干活归来,我和母亲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小路边别人家的玉米地里,玉米棒长得饱满诱人,我对妈妈说,我想去摘几棒子,回家煮着吃,妈妈说,孩子那是别人辛勤劳作的果实,我们不能摘别人家的东西。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儿一不小心,把妈妈给我买的新衣服给弄破了,我当时很生气,非要闹着去找这个小孩儿“算账”,这时爸爸对我说,孩子别人不是故意弄破你衣服的,我们要宽容待人,不要斤斤计较……。就这样,我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渐渐地树立起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正确人生航向的指引下,使我一直走在阳光明媚的大道上。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了父亲。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风环境中,健康茁壮成长。我认为作为家长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来教育孩子。

孝敬父母。我们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父母,是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一点一点拉扯大,十分不容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作为家长,首先自己要做表率,要对孩子的爷爷奶奶孝顺。我的母亲父亲已年近六旬,我对她们关怀备至,我的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言行去做,他也会对爷爷奶奶好,学着我们去照顾爷爷奶奶,而且做的甚至比我们家长还要细致周到,孩子力所能及地伺候爷爷奶奶的洗漱、起居,给爷爷奶奶捶背聊天,做地干脆利索、有模有样。家长做榜样,他们将来也会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孝顺。

热爱祖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儿来家。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光辉历程,让他们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孩子多了解祖国的人文地理风俗人情,树立起文化自信。带孩子定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孩子爱国主义的行动自觉。让孩子知道,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安稳的生活。使孩子逐渐树立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的个人奋斗目标,将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守诚信,讲道德。信守承诺、诚恳待人。首先家长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儿女面前言必行,行必果,守诚信,讲道德。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名片。孩子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勤奋敬业。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教育孩子,上学要好好读书;工作要踏实努力。无论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都要做勤奋敬业的人。

廉洁自律。国以家为基,家以廉为贵。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反腐倡廉的“防火墙”。教育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能拿别人的一针一线,作为家长,更要以身作则,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带领家人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让家庭成为充满和睦亲情的温馨空间,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表率。按照“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守诚信讲道德、勤奋敬业、廉洁自律”的家风家训来教育我的孩子,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坚韧的毅力,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志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张世鹏 编辑: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