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辉县管理处开展防护林带及闸站园区节水灌溉设施改造

时间:2021-07-19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辉县管理处
【 字体:

防护林带节水灌溉设施试点

防护林带节水灌溉设施试点

南水北调中线辉县段全长48.94公里,两侧防护林带总长度接近90千米,自开展合作造林项目以来,防护林带绿化效果不好,成活率低。绿化不好、形象差成为了工程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辉县段防护林区域整体土壤条件不好,大多数为砂卵石,壤土较少,土壤不保墒,特别是渠道右岸,为工程建设期间渠道主体施工的施工道路,大部因施工车辆碾压而导致土壤板结,立地条件较差。自2018年签订合作造林项目以来,经过第一年的新造林时期,以及后两年的成活期养护阶段,合作造林项目已经进入保存期养护阶段,但仍然存在苗木成活率不高,需要大量补植,以及存活苗木长势不好,郁闭度难达预期的问题。

近期,辉县管理处结合实际情况,为保证合作造林成效,提高苗木成活率,保护渠道两岸生态环境,积极组织合作造林单位,提出对灌溉方式进行创新和试验的建议。经过考察,决定增加灌溉设施,采取滴灌或者喷灌方式,改善现存问题,并在小凹沟倒虹吸出口向下游3千米左右岸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是迄今为止最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对地形和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由于滴头能够在较大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工作,且滴头的出流均匀,灌溉水湿润部分土壤表面,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滴灌仅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其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较低,不会造成地面土壤板结;滴灌系统不产生地面径流,且易掌握施水深度,非常省水。

节水滴灌系统的应用旨在通过缓解造林区浇水的问题,弥补先天立地条件差的缺陷,从而提高苗木存活率,保证合作造林成效显著。下一步,辉县管理处将继续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总结经验,守正创新,为工程运行管理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生态长廊再添一抹绿色。

作者:郭培峰 张一琦/文 朱昊哲/图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