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就是责任——渠首分局迎战二号汛情全纪录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防汛就是责任——渠首分局迎战二号汛情全纪录

时间:2021-07-27       文章来源:渠首分局
【 字体:

“据预测,2021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为一般到偏差。”

刚送走7月11日至12日的一场强降雨,7月16日,南水北调中线再发二号汛情预警,涉及河南、河北大部分区域。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重大考验,渠首分局全体动员,迅速行动,奋力战“汛”。

冲向一线,构筑防线

7月16日晚22时,淅川段迎来1h32.5毫米短时强降雨。这阵降雨来得迅、去得急,就像一个“探路兵”,仿佛昭示后面还有更大的“敌情”。

防汛工作经常讲“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中线建管局党组以上率下,吹响与暴雨赛跑、与汛情博弈的冲锋号角,党组成员、总审计师陈伟畅于7月19日冒雨从北京赶至南阳,奔赴一线督导备防。渠首分局领导班子按照防汛包片责任制,迅速到辖区防汛风险点现场,与现地管理处职工一道迎汛备战。

“要加强防汛值班,保持信息畅通,紧盯雨情汛情变化,督促各管理处严守值班纪律。”7月18日夜23时,渠首分局负责人电话叮嘱防汛值班员郑豪盈,此时方城段和南阳市段正迎来中到大雨。

“现在是考验我们使命和担当的时候了,大家务必恪尽职守,守土有责。今晚我在岗值守,值班员每小时通报一次雨情信息。”7月20日晚22时50分,渠首分局总工程师在防汛工作群发出了一条消息,此时辖区普降大到暴雨。

“务必加强驻守,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确保来之能战、战之能胜。”7月18日下午,渠首分局党委副书记检查方城管理处防汛抢险队伍,此时方城段已经连续三天出现降雨,是南阳地区降雨最集中、雨势最强的部位。

“陶岔中控室要快速精准执行调度指令,电厂要做好防水导流措施,谨防外水漫入设备间和操作间。”7月20日下午,渠首分局副局长坐镇陶岔电厂指挥,此时陶岔渠首正配合全线水情的频繁调度,短时调整频次和幅度均创首次记录。

工程处迅速梳理备防具体要求,时刻关注雨情变化,通过消息群快速传达;分调度中心加强防汛和应急值班,密切关注调度指令和水情变化,发挥信息中枢作用;水质监测中心时刻跟进渠道水质变化,组织移动监测车待命,检查完善实验室设备及试剂;陶岔电厂和渠首分局5个现地管理处全员到岗,按照“网格化、立体化”管控责任包片包点开展雨中雨后巡查;各节制闸和退水闸现场加派人员值守,时刻做好闸门调度、应急退水准备;组织80人应急抢险队伍做好随时赶赴15个备防点的准备,28台(套)抢险设备状态检查完好;其他各岗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当好防汛抢险预备队。

突出重点,盯防工程

渠首分局辖区膨胀土、深挖方、高填方渠段占比大,更容易受暴雨影响产生工程破坏,中线建管局2021年确定的2个1级防汛风险项目均在陶岔管理处辖区内。

降雨期间,陶岔管理处坚决盯膨胀土深挖方渠段防汛风险点,处领导带队,组织自有人员、维护单位、工程巡查人员等各类保障人员全员冲上现场,根据雨情变化随时进行巡查。特别是在汛前,一些防汛应急处置项目刚刚结束,管理处组织对现场进行了周密防护,防止二次破坏。工程科曹先振的家距离管理处不到1个小时车程,但他已经半个月没有休假回去了,“陶岔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风险大,许多人和我一样都在坚守岗位,枕戈备战”。

7月21日晚22时,大雨倾盆,分局接到邓州管理处报告,一处高填方渠段发现险情。正在督导检查的陈伟畅立即带领分局相关职能部门连夜赶赴现场,经过认真会商研判,初步分析暂时不会影响工程安全,加强现场观测。部分人员驱车返回时已经是22日凌晨5点,还有一部分人员依旧在现场坚守。

此次降雨短时强降雨特征明显,雨势迅猛,雨量大,如果排水不畅很容易引起雨水聚集,威胁工程和设备安全。为此,现场排查对象重点放在排水系统、阻水设施。

方城管理处汲取应对7月15日强降雨应对经验,组织进行汛期巡查专题培训,强调汛期查什么、怎么查,有针对性提升早发现、早处置能力。本轮降雨一开始就兵分多路,对防汛风险点截流沟、排水沟等部位进行巡查工作,发现堵塞立即进行疏通。尤其是检查左岸排水建筑物上下游是否存在隔离网、树木、垃圾等影响行洪因素,切实保障过流通畅。同时,为保障电力、通讯、闸控等设备安全可靠,管理处还专门对35kV线路、设备间、机房、电缆沟等部位进行无死角巡视。

全线联调,安全供水

短时强降雨造成沿线渠道水位上涨明显,水情调度至关重要。渠首分局分调度中心及现场5个中控室24小时强化值班,较往常每班增加1-2名人员,全力保障调度指挥体系高效精准运转。7月19日8时至7月22日8时,3天内沿线闸门调度频次和幅度均打破以往记录,调度人员全神贯注,值守人员密切配合,有效完成了一次次调整与复核。

降雨期间及时通报水情信息是一项重要工作,7月20日晚11时要求水雨情信息每小时通报一次。11点,镇平大雨、邓州大暴雨……;12点,陶岔暴雨、邓州大雨……;7月21日凌晨1点,南阳小雨、方城小雨……;2点,南阳中雨、方城小雨……直到早上8点,不停闪烁的渠首分局防汛信息群方才停歇。

调度决策离不开背后精准精确水雨情信息的有力支撑。信息科技公司南阳事业部与各管理处紧密配合,对雨量站、流量计、水位计进行提前维护,发现异常快速处理,从而提供了全面准确地数据支撑。安全监测人员也在默默关注工程内部变化,当看到各项参数均持续保持稳定才放下心来。

强化监测,严防污染

中线工程主要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水质是关键。暴雨易导致外水漫溢或污染物入渠,污染水质。渠首分局水质监测中心全员行动,时刻监测水质变化,做好水污染应急监测准备。

“外水入渠风险点要安排人值守,污染源一定要每天巡查一遍,水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监测人员何建刚边打电话,边匆匆忙忙赶赴现场检查各项水质专用设备设施应急平台是否维护到位。

“杨孩,便携式生物毒性仪试剂还要补充”,“好的,立即采购到位”。7月16日,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李楠和质量负责人杨孩对应急监测设备和试剂一项一项仔细核查,生怕漏掉一个细节,确保每台设备处在最佳状态,试剂充裕,检查完毕时天已入夜。

7月19日,水质监测人员冒雨开展7月第二次月监测汛期加密采样工作。采样时两人一组,一人加试剂一个人打伞,为保证样品不被雨水污染,两人身体早已被雨水淋透。一天时间辗转多个采样点,采样人员已记不清衣服干干湿湿多少次。

“溶解氧监测数值异常,迅速排查原因”,“收到”。水质自动监测站负责人吴佳敏每天紧盯辖区两座自动站上传的监测数据,仔细复核,保证自动站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上传。经连续监测,渠首分局辖区渠道水质持续保持地表水Ⅱ类以上水平。

密切联系,预判预警

本轮降雨,南阳周边降雨量大,河道、水库汇水明显,汹涌的洪峰可能威胁工程安全。渠首分局与中线建管局、南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局、水库、周边村镇建立协调机制,保持信息共享,极大支撑汛情预判预警。

7月20日上午7时,南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交叉建筑物上游赵湾水库、鸭河口水库等水库陆续安排泄洪放水。

“13:15,赵湾水库泄洪流量由50个流量增加至100个流量”,7月20日收到泄洪信息后,分局预判晚上23时洪峰抵达西赵河倒虹吸,镇平管理处处长马世茂立即带人检查西赵河倒虹吸裹头防护情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果不其然,7月21日凌晨左右,西赵河水位覆盖原本裸露的河床,水位达到142m,距离警戒水位只剩1m多。此时降雨还在持续,管理处主任工程师带领职工包森方等人已经对周边进行密切巡查,直到水位不再继续上涨才放心离开。

7月17日至21日降雨期间,渠首分局辖区工程上游15座水库中,开闸放水的有10座,其中白河上游鸭河口水库下泄流量最大达到600立方米每秒。此外,渠首分局辖区27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均发生过流,往日不少干涸的河道也都蓄满了水,其中邓州管理处湍河渡槽河道过流预计7月21日晚8时达716立方米每秒。辖区72座左排建筑物虽均未超警戒水位,但其中3座距警戒水位不到1米,最小的只有0.72米。但通过提前预报研判,抢先预防处置,河渠交叉部位均未受到洪水破坏。

众志成城,践行使命

7月17日至21日,渠首分局辖区累计最大降雨点方城管理处草墩河渡槽雨量站达到171毫米,24时最大降雨量为镇平管理处淇河节制闸91.3毫米,1时最大降雨量为方城管理处东赵河节制闸50毫米左右。南阳地区总体降雨较往年偏多,给各项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7月20日16至17时,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突破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毫米,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一腔热血,两处忧愁。渠首分局不少职工的亲属、朋友在郑州周边工作生活,甚至部分安家在郑州,两地奔波,河南北部灾情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每个人默默与家人联系,与朋友交谈,道一声平安,说一句祝福。在防汛的关键时刻,广发干部职工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忠于职守的精神,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劲,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意志,顽强拼搏,力保安澜,没有一个人放弃职守、退缩不前。众志成城努力下,渠首分局辖区整体没有较大水毁情况,工程安全平稳,水质持续达标,供水正常可靠。


作者:王朝朋 编辑:张小俊

模板/data/web/wwwroot_release/nsbd_news/ template daohang.template.html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