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驰千里护长渠
马红科,地地道道的西北回族汉子,一名“70后”老大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马”。老马从相距1500余公里的青海而来,克服饮食、文化、气候等差异,加入南水北调已经八年了。去年,他在安阳买了房,算是扎下了根。自己的困难不管怎样都能克服,可因远离家乡,对家人陪伴的缺失,是马红科最大的遗憾。
近年来,老马的父亲总是身体不适,令他挂念不已,入夏后,父亲的身体更吃不消了。路途遥远,尽管放心不下也没办法经常回家。今年,老马下定决心要把父亲从青海接到安阳疗养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住得更舒适,他租了套家具家电一应俱全的三室一厅,后又几经辗转,终于在7月初,把父亲安顿在了安阳的家。
来到南水北调的这些年,老马平均一年只能回家四次,陪伴家人的时间很有限。他心里想着,这次父亲来安阳住下,虽说自己每天白天还需上班,但至少晚上和周末,可以多陪陪父亲了。自父亲来的那天起,老马就像打了强心针一样,一天四趟的两点一线奔波起来。早上做好饭,安顿好父亲后来上班,中午回家,路上买菜、做饭,照顾好父亲后再来上班,晚上下班依旧……他在南水北调的运行管理者和父亲病榻前的孝子两个角色之间转换着,虽说劳累不少,但心里也是甜的。
7月10日至11日是周末,老马终于得空好好陪陪父亲,亲手为父亲做一顿饭。然而,一次预警不期而至,打乱了老马的安排。晚上8时30分,工作群内传来紧急通知,要求全体人员提前到晚上10时前到岗。好在吃晚饭的时候,老马已经和父亲说好,周日一早他就要到单位防汛应急备防,仔细交代好了父亲第二天的一日三餐。老马走到床前,和父亲说了一声,就离开了家。来到单位,他就马不停蹄地和同事一起前往现场布置防汛设备、人员备防工作。11号一早,又开始了一天的雨中巡查。
下午,狂风大作,雨势骤增,尽管逆风而行、步履蹒跚,尽管需要时不时擦拭被雨水模糊的眼镜,老马还是始终迎着暴雨,脚步不停。走到岗嘴沟左排倒虹吸进口,老马走到渠道外坡坡脚仔细巡视起来,因为是高填方渠段,来之前这儿就已经被老马列为了重点巡视渠段。果然,没过多久,老马就在外坡的横向排水沟旁边停了下来,他叫来随行的同事仔细辨别,确认此处有冲刷痕迹。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会影响护坡稳定,影响工程安全。老马立即与同事一起,用彩条布对冲刷部位进行覆盖,避免对干砌石底部掏刷,有效保护了坡脚。为防止产生其它隐患,他在现场一盯到底,直到晚上6时30分雨停才离开。
12日,安阳天气又恢复了往日的晴朗,可是预警没有解除,老马也只是利用中午的时间匆匆回家一趟,下午依旧按时到岗。能找个合适的保姆是他现在最迫切的需求,既能更好地照顾父亲,也能让他更加安心地工作。
老马的家在美丽的青海,家乡牛羊成群,有纯洁的祁连花,还有他的民族信仰的神灵。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定地离开家乡,来到南水北调?他说,从小他见证了工程建设者来到家乡勘察测量,家乡因工程建设者修建的一条条公路、一座座建筑变得更加富裕、便利,他就励志要做一名工程建设者,可以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名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者,老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愿意坚持,默默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