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做新时代水利精神的践行者——渠首分局张伟在郧阳挂职工作体会

时间:2021-08-24       文章来源:渠首分局南阳管理处
【 字体:

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也顺利结束了在十堰市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

十堰市郧阳区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主要移民区,是水利部对口帮扶县。2020年7月,我有幸被水利部选派到这里锻炼学习,主要负责神定河水环境治理工作。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的挂职锻炼就结束了,这一年我收获满满、感触良多,见证了神定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同时也与郧阳区干部群众建立了真挚友谊。这一段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经久难忘。

初见,从业务老手到职场新兵

神定河属江汉一级支流,发源于十堰市茅箭区老龙垭,自张湾区彭家洼入境郧阳区,其干流郧阳段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91平方公里,属于水利部的重点帮扶项目。神定河是天然河流,在管理模式上,与人工河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有很大差别,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涉及不确定因素较多,对于有十几年水利管理经验的我,面对一个新的环境,还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

为快速适应新环境,我利用一周时间,认真学习了神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可研报告、招投标文件以及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有关文件,同时,学习水环境治理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做到规程标准心中有数。随后,我开始结合以前学习的业务知识,梳理项目前期工作清单和治理成果清单,全面熟悉工程建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工程的面貌、进度、任务、难点等我已经了然于胸,完全进入了工作角色,为后续帮扶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坚守,积极打好工程治理的硬仗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郧阳区狠抓生态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有关指示要求,神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采取“上下左右共治、治污筑景同步”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通过对全流域实施精准灭荒、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对流域进行系统治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和同事们一道制定了任务表、时间表、责任表,绘制了路线图,建立了日巡查督办机制,开展常态化巡河巡管,做到了一周一清单、一周一通报、十天一碰头、按期结硬账。经过一年的奋战,工程治理按期实现了既定目标,成效明显。经过治理,神定河河道水生态自净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流域环境整体和水质全面改善,有效削减了污染物的入河总量,实现了神定河口国家考核断面稳定消除劣Ⅴ类目标,有力保障了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感动,用行动践行守望相助的初心

郧阳区作为水利部定点扶贫县,水利部先后派出多位党员同志赴郧阳区担任定点扶贫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他们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郧阳区补齐水利短板,筑牢水利基础,保障了水利部定点扶贫各项措施全面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挂职的一年时间里,我深刻感受到了郧阳人民忠实履行“当好守井人”的责任担当,见证了水利和湖泊局在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水旱灾害防御、河湖长制等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一群基层水利工作者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有驻村第一书记张小平,乡镇水电站站长杨秀岐,技术骨干鲍升志,他们始终把“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牢记在心中,立足岗位,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新时代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未来,持续当好“联络员”和“守井人”

今年5月,我作为联络人,组织郧阳区委组织部、水利和湖泊局、渠首分局,在陶岔渠首开展了以“重温调水史、当好守井人”为主题的党支部共建活动。一行40余人现场参观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和南水北调引丹会战博物馆,近距离领略了南水北调“大国重器”的恢宏气势,现场感受了“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不怕牺牲”的“渠首精神”,全体党员同志举行了庄重的集体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现场感受颇深,南阳和郧阳虽然地处两省,但两地因水结缘,为了同一个使命,大家隔水守望,各尽其责,共同守护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一年的挂职锻炼,让我开阔了视野,历练了能力,增强了素养,这些经历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色彩,给我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到了工作岗位,我将继续主动当好联络纽带,搭建起郧阳区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分局沟通交流的桥梁,继续发挥好“联络员”和“守井人”的作用,为郧阳区发展、保障一渠清水北送贡献应有的作用。

作者:张伟 王翔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