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耕作者”
疫情当前,水毁修复攻坚战也已吹响了最后的冲锋号,穿黄管理处党支部涌现出了许多党员先锋模范。
率先垂范——舒仁轩
穿黄北岸水毁修复现场每天奔波的一定有舒仁轩的身影,作为一名老党员,同时也是穿黄管理处党支部第三小组组长的他,在施工现场率先垂范、严格要求。
“师傅,我们这个土方回填必须填到与挡墙同一平面后,再削坡十公分铺设预制块,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土壤强度。”作为穿黄工程建设期的一员,舒仁轩熟知各个施工细节及工作要点。因此在水毁修复大干期间,他会去仔细查看每一个工作面,为了不影响其他同事使用车辆,电动车、安全帽、救生衣成了舒工的“标配”,骑着电动车的舒工穿梭奔波于各个工作面上,完善着施工作业细节。
“明天有个工程临时会议,今天晚上加加班,把会议材料整理出来。”由于每天在施工现场指导作业,舒仁轩很少有空在办公室整理材料,临时的会议他不得不喊上工程科的同事一同整理材料,待到回家时已经接近凌晨。水毁修复的这两个月,结合水毁情形制定专属方案,土建绿化预算列支项目……各项工作他毫无怨言。这位老党员埋头苦干,不舍昼夜的精神正不断地影响着身边的同事。
千里送“档”——李元义
“李工好久没见你来派出站吃饭了,验收的工作有新进展了吗?”“前几天还是档案的事情,跑了几个厂家,不过不虚此行啊。”由于连续奔波,许久不见的李元义可以明显看出疲惫,但回答问题时,眼神中散发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李元义也是一位老党员,文质彬彬的他,肩负着穿黄工程档案验收这项重任。但是今年漫长的汛期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档案验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确保验收工作能够如期完成,李元义转变工作方式,由被动转主动,亲自携带资料前往厂家,当面沟通协调。短短半个月,湖北咸阳、河南信阳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千里奔波的李元义使得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
档案整理完善需要专家审核,但入秋以来多地接连发生疫情,档案验收专家身在北京,严格的管控措施使得双方都不能实地验收材料。千里送“档”的一幕开始上演,李元义携带准备完全的验收材料驱车奔赴安阳,安阳再安排一辆北京车辆接力运送,最终将验收材料顺利运送到北京。这位老党员不惧千里、四方奔波的精神不断影响着众人。
奉献担当——马占营
“小马,这个周末你又值两天班啊?”面对同事的关心马占营笑道:“这不是水毁修复开展的工作面比较多,周末两三人肯定看不过来,多我一个人大家能少不少压力。”这样的情形发生了不止一次。
今年刚刚成为预备党员的马占营,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扬了党员冲在前的奉献担当精神。7月,郑州遭受极端强降雨,正在一线防汛的马占营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在得知新家被大雨淹没后,不免会担心家人。他仅调休半日,回到家中,将妻儿安置妥当后,又连夜回到了防汛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他用行动展现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觉悟。
水毁修复工作期间,马占营已经连续加班了两个周末,在第三周准备休息一天时,郑州又突发了疫情。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回家路,马占营却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回去,刚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只能通过视频缓解对父亲的思念,与妻子也只能通过短信、电话表达关心。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工作的热情,穿黄北岸综合事宜,马占营独挑“大梁”,在疫情防控严峻的情况下,依旧正常保障管理处人员的后勤工作,他用奉献担当的精神维护着北岸派出站后勤运营。
同样优秀的党员,穿黄管理处还有很多,他们正默默耕作在自身的岗位之上,公而忘私于汛期疫情期间,无私奉献于母亲河畔的中线“咽喉”,确保一渠清水安澜北上。
- 上一篇: 放不下的责任
- 下一篇: 强身健体,唱响“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