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共成长 奋斗正当时——“热锅上的蚂蚁”
宋波在工程现场
“热锅上的蚂蚁”是宋波的QQ昵称,这个昵称反映了他最近的状态。
这个夏天,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整个汛期,身为穿黄管理处工程科负责人的宋波,白天在现场抢险,深夜忙于整理内业,第二天一早就又组织水毁处置小组到现场抓关键工序、盯施工过程,连轴转的生活属实让他有点焦头烂额。
8月的一天,“二年级新生”曹博接到了宋波的来电,一口浓郁的郑州口音蹦了出来,“喂,你在哪儿啊?咋不在管理处类?”“宋科长,我在宿舍,这周是我居家办公。”当时郑州市因为德尔塔疫情“封城”,分局在郑州市辖区内的管理处实行“三分之一大轮班”工作制。宋波当时便急了,“水毁修复正值关键阶段,人手本来都不够,封城你又不回家,赶紧来加班儿!”他说完便挂了电话。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怕曹博委屈,便主动坐他对面,隔着餐桌上的隔板语重心长地教导起来。他说,工地一线上的人并非竞争关系,都算“朋友”,时间长了大家能聊到一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有经验的老师傅从来不吝啬向年轻人传授经验,他说,这跟职场上“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完全不同,有经验的人都藏着掖着,什么都问不出来,他也是经过老师傅当年的磨练,才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宋波眼睛眯成一条缝笑着说道:“这小子还挺倔,没等我说完就走了,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没有。”不过之后的几天,曹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这个敦厚壮实的汉子也有柔情的一面。
那是个炎热的午后,刚从“叶县流态优化项目组”回来支援水毁的陈占一,因为在现场旁站的时间太久,中暑晕了过去,宋波赶紧叫车把他带回管理处,急得到处找藿香正气水和体温表,待陈占一体温正常后,方才放心地返回现场,早已忘记刚才忙前忙后,汗水已浸透衣衫。“来穿黄管理处前,我在施工单位干过,所以各方面经验都足一些。”后来,时间一久,就连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人都亲切地管他叫“波哥”,因为他能“扛事儿”。
宋波和管理处领导检查穿黄进口
今年的汛期波哥就一直“扛”了下来。
“7·20”暴雨来临前,上级单位强调要做好此次强降雨的备防工作,但一开始通知的降雨中心在焦作,身为工程科负责人的他还是不放心,就多储备了防水布等防雨物资备用,没想到真派上了大用场。因为气压变化,7月20日,郑州成为了那场强降雨的中心,突破历史极值的降雨,让中线工程面临考验,充足的“战前”准备得以让宋波和同事们把这场灾难的损失大大降低。
从7月20日开始,在每小时降雨量都将近20毫米的瓢泼大雨里,宋波和“战友们”在雨中排查险情,坚守了三天三夜。22日随着雨势逐渐减弱,他才想起给爱人打去电话,但尝试多次也没有打通,宋波家在北三环附近,正是本轮强降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后来,爱人先发来短信让他不要担心,说因为受灾严重,手机没有信号,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只是地下室被淹了。“你嫂子一直支持我的事业,她把我们的小家照顾得很好,平时我们聚少离多,她真的很不容易。”说到这里,糙汉子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但这一渠清水是‘大家’的啊,我得用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
为了做好“分内”的事儿,宋波拼了。
那天他们在现场排查到很晚,刚回来便接到工程处的通知,要对清单项目进行审核,那是清单项目招标的关键阶段。他顾不上吃晚饭,便带领工程科的同志们坐在了会议室的电脑前,综合科的同事看他们实在是辛苦,便将面条端到了会议室。“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编制的项目清单,被分局工程处采用,发给其他管理处作为参考。”说到这里,他有点骄傲,眼睛又眯成一条缝,“我不是个聪明人,但是我做事喜欢超前考虑,打提前量。”或许这个答案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和宋波在一起共事多年的老前辈“偷偷”告诉我,“他经常很晚回家,这不马上又要开始水毁专项修复了吗?他在办公室用视频软件学习各种技能培训课程,你要是哪天走得晚了,听见走廊里有鼾声,一定是他打了个盹儿。”
宋波的七周年寄语
宋波的QQ个人签名,讲了一则故事,那是可可西里的英雄杰桑·索南达杰的故事,为了保护藏羚羊,在与盗猎分子的斗争中壮烈牺牲,被可可西里零下40摄氏度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当我问起签名的由来时,他的眼神充满坚毅,“那是我年轻时的偶像,这么多年从未改变过。就像索南达杰为了保护藏羚羊,可以牺牲一切。我们为了守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使命同样神圣,也可以为之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