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七”而遇 一“七”成长——在南水北调七年的成长岁月
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七周年的日子。这七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挥着日益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当然离不开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南水北调人。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南水北调不期而遇,刚走出校园,就见证了南来之水首次注入华北大地的历史时刻。从稚嫩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守护清水北上的事业;从工程建设到标准化管理,从专人专岗到“两个所有”,他们亲历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之路;从2016年“7·19”特大暴雨到2021年“7·20”特大暴雨,他们经受住了暴雨洪水、新冠疫情等各种考验,与南水北调一起成长,永葆一渠清水永续北上。他们就是2014年入职员工。
郝鑫民,2014年入职南水北调,现为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自动化专员。从入职到现在,他一直扎根基层,在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先后从事综合管理岗、调度管理岗等岗位,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事无巨细 认真负责
作为一名“90后”,他深知对于年轻人来说,要想更快地成长就要戒骄戒躁,俯下身子做好每一件事。在安阳管理处(穿漳管理处)的7年里,郝鑫民从小事做起,他立志不做一名眼高手低的人,他干过后勤,干过食堂管理员,从没有因为工作小、事情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但将小事做好,而且还会举一反三,他干过的一些小事至今还有他的模式。由于管理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新鲜食材的采购成了一件看似很小,却关乎所有职工饮食健康的“大事”。为了选择物美价廉的食品供应商,他跑遍了管理处附近的各大蔬果市场进行调研、询价比价,与商家沟通交涉,最终解决了管理处新鲜食材供货问题。每当看到同事们围坐在饭桌前大快朵颐时,他的脸上就会洋溢出温暖的笑容。
迎接挑战 实现价值
由于工作需要,入职不满一年的他,分配到了新岗位,负责信息自动化相关工作,迎接更大的挑战。郝鑫民二话没说就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由于自动化涉及专业多、知识面广,且现场设备设施均属于刚刚运行阶段,部分闸门还处于调试未完成阶段,这些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郝鑫民发扬刻苦钻研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打消了周围同事对他的“顾虑”。2016年,为创建标准化闸站,当时作为小营分水口闸站第一负责人,郝鑫民将标准化创建方案烂熟于心,潜心学习技术知识,每天“浸泡”在闸站室,开展标准化闸站相关创建工作。最终,在他与同事的不懈努力下,小营分水口闸站顺利通过了三星级标准化闸站验收。下一步,他将继续总结经验,提升业务能力,向四星级标准化目标迈进。七年磨一剑,当初一脸学生气的他已成为一名做事踏实仔细、业务能力过硬的自动化专员。小到办公室的通信设备线路连接问题,大到渠道闸站设备设施的维修养护、运行管理,他都能处理得当、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如今的他,还在不断寻求着这种工作上的挑战,让个人价值在工作中闪闪发光。
不忘初心 践行使命
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新青年,郝鑫民入职后不久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牢记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并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郝哥,快来看看我的电脑上不去网啦!”“郝哥,办公室的电话线出故障了”。只要是关于电脑的问题,管理处的同事们想到的一定是他,并第一时间寻求他的帮助。而他也是有求必应,每次都是尽可能地放下手头的工作,乐呵呵地积极帮忙解决求助者的困难。除了日常工作中的积极表现,在各种急难险重中,他也是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以一颗赤子之心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抗洪抢险战斗中,郝鑫民同志不顾个人得失,始终奋战在最前线,充当“急先锋”,为保工程运行安全而付出奉献。2021年12月3日,对郝鑫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第一身份”,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这个质朴的大男孩说这话时眼神中带着坚定。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中才能更有力量。1432公里长的渠道上,还有无数个像郝鑫民同志一样的南水人,他们如丹江水滴,汇成一渠清水,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南水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