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旸:孜孜不倦的“老黄牛”
徐旸向年轻同事讲解现场
“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这是西黑山管理处工程科科长徐旸电话的日常状态,甚至在食堂吃饭时,大家也经常听到徐旸一边吃饭一边电话沟通工作上的事。
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语言不多,是徐旸给人的第一印象,但只要一讨论起工程问题他的话便滔滔不绝,多年的工程管理经验俨然已使他成了行走的工程维护“活字典”。每天坚持到工程现场巡查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工程上小到一条裂缝、一个鼠洞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日常工作一定不能忽略任何细节,再细小的缺陷都有可能影响工程安全!”这是徐旸的一句口头禅。来到西黑山管理处工作八年来,从最初的一人独挑工程维护大梁,到现在的带领一个科室奋战一线,事无巨细,他都带头做起,克服了许多的困难,也成就了孜孜不倦的“老黄牛”的名号。
作为工程科的领头雁,每年汛期徐旸都异常忙碌,无论是组织汛前排查,还是雨中、雨后巡查他都首当其冲,生怕遗漏任何一项细节。2021年7月11日,保定地区迎来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他一路巡查到枣园桥左岸附近,发现用以供上游村庄行洪的截流沟出现了淤堵现象,他想都没想就第一个跳进水中,用手开始清理杂物。泛黄的泥水灌进了靴子,锋利的石片割破了手指,汗水仰或是雨水模糊了眼睛。一把把杂草,一段段树枝,一捆塑料袋,被他一一清出,冲破障碍物的山洪呼啸着向下游奔腾而去,截流沟畅通了,可他和同事的靴子和裤腿被灌满了水。
2021年汛期降水较往年明显增多,辖区工程也出现十几处不同程度水毁现象,水毁修复工作需同步开展,工程科人手不足问题顿时凸显,徐旸也感到压力倍增,但困难面前他丝毫退缩和懈怠。“涉及工程安全的项目必须往前排,必须尽快完成。水毁修复工作总体完成前,工程科全体人员取消周末休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带头这么做的。八月底,炎炎烈日下几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气温仍可达33摄氏度以上,就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徐旸和他的工程科兄弟们几乎是每天背上一壶水待在现场,同施工单位一起解决技术问题。有几处水毁项目需要临时占地,徐旸同相关村干部协调占地问题,还要苦口婆心劝导个别不理解的村民。每天他的衣服不知道要被浸湿多少遍,在同事们的眼中,“老黄牛”下班时总是背着一副各式各样的“地图”。
徐旸巡视渠道
随着“双精维护”工作的推进,徐旸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上班时间不够用他就加班干。“今天老徐又要加班啊”,这似乎成了大家的一句口头禅。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法定节假日仍加班。不知有多少个本该休息的日子,他为了更好地完成维护任务,带领兄弟们持续奋战在工程一线。
到了年底,管理处考勤员发现“老黄牛”还有很多天没有调休,年休假更是一个没休,提起这个,憨厚的“老黄牛”总是报以嘿嘿一笑。因为看到一项项维护任务圆满完成,一项项工程隐患问题悉数解决,工程安全运行得到保障,工程面貌一天天提升,他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叮铃铃—”,“老黄牛”的电话又响了,边接电话的他匆忙抓起安全帽,奔向了工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