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数字其实并不普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再创新纪录——2月19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累计调水达到454亿立方米,工程安全平稳运行2626天。自通水运行以来,入渠水质一直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且一直处于优质饮用水状态,为群众用水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沿线生态补水复苏了河湖生态环境。
“2626天”“454亿”,对于一般人来说,只是两个普通数字而已,但对于南水北调人,特别是对于南水北调调度值班人员来说,具有不平凡的意义,这是整整2626个日夜。调度值班人员需要24小时不间断值班,实时监视辖区工情、水情、设备等运行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并实施大流量输水、应急调度等各种工况的出现,坚守岗位,确保一渠清水北上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不容有半点马虎。
在我调度值班期间,想起了2021年度值班期间的点点滴滴。值班过程中认真做好水情工情采集复核、分析上报等工作,严格按照指令流程开展闸门调度,按要求对调度报警进行反馈。大流量输水期间,渠首分调度中心严格按照输水方案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积极应对,全员在岗,保障大流量输水调度安全。汛期期间,认真做好汛期调度和防汛应急工作,及时开展雨中、雨后巡查,掌握汛期总干渠运行水位、入渠流量、分水流量。尤其在河南郑州“7·20”极端强降雨期间,中线工程经历了建成以来降雨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破坏强度最大的特大暴雨,中线建管局第一时间发布预警通知,在中线沿线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从快从细做好各项应急抢险准备,渠首入渠流量下调频繁,创渠首陶岔引水闸历年流量调整幅度之最。经过全线人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以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把责任扛在肩上,确保了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目前,南水已成为北京城市自来水厂的主力水源,国家体育场、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等重要场馆都已经用上了南水。“山不在高,有苏翊鸣。水不在深,有谷爱凌。斯是冬奥,威武夺金。广璞空中技,亭宇速滑冰。踏雪梦桃胜,短道子威赢。可以升国旗,热泪盈。”这些优秀的中国健儿让我们的国旗在赛场上一次次升起、让我们的国歌在赛场上一遍遍响起,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落幕,冬残奥会也即将来临,我们正全力以赴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力量。
“2626天”“454亿”虽然只是普通的数字,但它们对于我们南水北调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立足“三个事关”、确保“三个安全”、争创“三个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