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电话那端的“讲师”

时间:2022-03-10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
【 字体:

如往常一样,我在中控室值调度班,频繁响起的电话铃声那端,有我专业的“讲师”。

这位“讲师”自然也不会意识到,平时常规的巡查,会在电话那端的中控室内凭空冒出一个“学生”来,这位“学生”,不但拖慢了他巡查的节奏,还一直让他将安防设备设施的专业家底和盘托出。

“讲师”就是调度科的自动化专员程朝阳,尽管进入调度科从事这块业务时间不算太久,但因为踏实肯干的劲头,谦虚谨慎的态度,像一块行走在渠道上的海绵,对专业知识吸收得相当快,除了必须完成的内业工作,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闸站和渠道上。今天他要重点巡查的内容是穿黄工程北岸安防防区各个视频监控上的语音系统,这是整个安防系统中不可或缺重要一环,摄像机是安防系统的“眼睛”,语音系统便是“嘴巴”,语音系统包括自动播报和主动喊话两个模块。工作人员在视频监控系统中一旦发现有外部人员非法进入红线范围或蓄意破坏围网的行为,值班人员便可及时通过语音系统中的喊话模块予以警示制止,可以说整个系统也是保障“三个安全”的利器。

此次巡查是对整个北岸安防防区的语音系统功能实现的集中摸排,去年汛前曾进行过此类巡查,经历了去年的极端天气,系统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当前正值大流量输水开始,又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加固时期,安防系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程朝阳对此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钞工,1号摄像机,请先开启自动语音功能。”电话那端可以清楚听到他打开电箱的声音,跟另一个同事交流着电箱内情况的同时,也在不停叮嘱我操作的注意事项,还要拿本子记下语音播报系统的延迟情况。

“这个电箱内的空气断路器标签掉了,得重新贴一下了。”“穿线槽的密封盖咋没了?”听到听筒里他们的交流,我不由得好奇心倍增,急忙请教这位“讲师”,请他把发现问题的影像资料发我,让我也趁机学点专业知识,到此,远程授课正式开始。监控语音播报系统的延迟时间和弊端,这位新晋远程“讲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如果延迟时间过长,闯入人员可能已经进入渠道,再进行警示可能为时已晚,将会严重贻误“战机”,他把每次制止非法入侵视作“对敌作战”,可见心里这根弦绷的有多么紧。每次到达一处监控杆塔,他都是打开箱门,先让我操作播报系统,等待间隙他会认真检查每一个箱体内部,防火胶泥是否封堵到位,导线是否有裸露过多的现象,各个部分的标签粘贴是否规范合理等,发现了问题会先给我发送几张问题图片,再把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一一讲给我听,不仅于此,还讲了如何整改和整改时的注意事项。

以往每组监控这位“讲师”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今天他需要二十多分钟,就是因为除了排查问题,还要进行一对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尽管转岗时间不算太久,他在这一次次历练中褪去了青涩,而我,在配合问题查改中也获取了不少安防专业的知识,为以后的问题查改积累了专业经验。

问题查改的核心就是为工程赋能,找出潜在的隐患确保无虞即是完成赋能。只有存能,才能赋能,这便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进行自我赋能。管理处在赋能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模式,既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和专业联合排查开展集中赋能,也通过督促员工自学、老新互帮一对一等方式进行分别赋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人行,必有我师”,有知识储备,皆可为师,在这中线工程的“咽喉”上,尊师重教的氛围渐趋浓厚,确保“三个安全”、建成“三个一流”都不是一句空话,只有不断苦练专业知识的“内功”来提升自我,才能真正保障这人间天河的永久安澜,在不断赋能的征程中,穿黄人永远在路上。

作者:钞向伟 程朝阳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