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工程上的传承
进入春天后的第一场倒春寒,温度比前几天降了十几度,黄河两岸的风力都不算小,但在穿黄工程南北岸防洪加固的现场,这里有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
工程科负责人宋波这几天一直在南岸边坡加固的现场忙碌,南岸边坡处理涉及到高边坡的削坡,难题不少,一件比一件让人犯愁。首先是坡底工作面的预留,下面都是红叶石楠,不得不移植走,移植后需要选择新的部位,更要保证成活率;第二是高边坡削坡厚度的掌控,尽管有“蓝图”在手,但在如此高陡的边坡上削坡就有点像绣花,削多了浪费不说,上面的防洪堤还可能被“吞没”,少了下面的错台宽度不够支模困难,拆除下来的浆砌石石块如何保护好后续利用;第三就是泡沫混凝土,大家都没浇筑施工过,如何在如此陡峭的边坡上控制好浇筑质量难上加难,坍落度高,模板支设需要更好的控制,一次浇筑高度不能过高。好在宋波曾在建设期的施工现场摔打过几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断结合施工图优化方案,结合设计单位给出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比其他工程泡沫混凝土的施工案例,还要监督着进场施工机械设备的报验,称重称量设备是否经过检测率定,这几天时而下雨,还需要对建基面进行及时覆盖。
这些困难的解决,也都被王留伟看在眼里。从综合科调入调度科不久的他,自愿报名参加了防洪加固项目小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他,正准备要在金结机电上深耕来大显身手,刚好逢上这次“硬仗”。宋波在搞定这一个个难题的同时,也是王留伟学习的最好时机,配合比是什么,比例说的是重量还是体积,坍落度又是何物,支模时拉杆的埋深有啥要求,拉杆的强度不够会有何影响,他都记到了复印的图纸背面。同他一起现场汲取知识营养的还有熊凌雨和曹博,虽然他们学的是水利相关专业,但现场的土方施工和混凝土浇筑等,他们见得还不多。土分几类,挖出来的松土和原状土的换算关系,混凝土浇筑时需要盯住模板哪些部位等等,在现场,他们都完成了从书本理论到“实战”的蜕变。
这里有“主讲师”宋波,也有“副讲师”牛永超,去年完成了水利部督办项目孤柏嘴控导工程的他,无论从精神意志上的坚韧劲儿,还有专业知识上的历练,都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石楠树的树坑挖多大,下过雨后仓号的清理等等,党员牛永超都能倾囊相授。
在穿黄工程的北岸新蟒河河边,马占营正跟着“老师”陈佰忠学习,集水坑的开挖,导流工程如何施工,往年水文资料与当前河流流量对比,河流流量对导流的影响甚至围堰的填筑,基坑降水的注意事项等等,对于马占营来说,都像是新世界的事物一样新鲜。在现场时,他就不停地问眼前的老师,截流有几种施工方法,合龙后应注意哪些事项,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不在现场的时候,陈佰忠总是在不停地接电话,一接就是半天,放下手机很欣慰地说,这是马占营一天给我打的第12通电话,对于马占营来说,这么执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为自己“充电赋能”。
新的一年,穿黄管理处党支部在气氛热烈的全员大座谈中,在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上,在优化问题查改方式的方案里,一再提及老带新、党带群的工作方法,为的就是能让“老穿黄”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传递,更为重要的是,也把建设时期“老穿黄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难和甘于奉献的精气神传承下来,这笔价值连城的精神财富,必将在守护“三个安全”的岁月里不断沉淀,凝结成南水北调事业高质量发展征途上的崭新篇章。
- 上一篇: 穿黄工程研学基地上的新装备
- 下一篇: 邯郸管理处积极做好疫情期间安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