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 一件事
有信息科技公司邢台事业部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基层工作者,他们也是保证供水安全的“守门员”。他们用汗水默默地为南水北调的平稳运行奉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永远都是渠道上最耐看的“风景”。
勇于担当,不同凡响的风采
李刚作为运维班组的老大哥,经常往返于办公室和运维现场之间,根本停不下来的他,永远给我们传递着正能量。他经常对我们说着一句话,“对待设备,要把它当成自己家的。”
还记得那次,七里河出口检修闸防鸟网设备动作不灵敏,导致钢丝绳损坏,防鸟网随时可能受水流冲击而掉落。晚上8时30分,他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勘探好现场情况后,冲到工作第一现场,主动承担起更换钢丝绳的重任。在克服夏季闸室潮湿闷热、防鸟网不好固定等不利条件下,于第二天凌晨2时更换固定好防鸟网钢丝绳。脱下救生衣后,我们发现他整件的衣服已经湿透,他笑着跟我们说,“免费洗了个澡”。原本我们以为更换完成了,终于可以回了,但他默默地走到另外两台防鸟网设备前,操作设备,确认所有设备没有问题后才同意离开现场。他身上那种积极、认真、负责的性格,激励着我们运维队伍中的每个人。
技艺高深,不一般的“老师傅”
头戴安全帽,一身工作服,这就是苏升每天的标准配置。他是山西朔州人,平时一口山西话,有的口语在我们机电班组里还很流行,“不赖”“做啥哩”等成为机电运维班组中的“主流语”,不管是不是山西人,大家平时交流都会在合适的时候说上句“不赖”。作为经验十足的“老师傅”,他在工作中丝毫不拖泥带水,只要经过他出手“把脉”的问题,保准手到病除。对于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我们虽然积极性高,但仍缺少经验,为帮助我们掌握技能,他总是无私地把自己摸爬滚打积攒下来的经验悉数传授给我们。为了避免眼高手低,对于一些看似简单轻松的工作,他也会悉心教导,我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不得不说“老带新、传帮带”的工作模式给我们这些刚步入职场、工作技能经验少的“新生们”带来了新的变化,经过“老师傅”的点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给我们提供了“解题思路”,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大有好处。
巾帼不让须眉,不一样的“风景”
更换蓄电池
刘雪是运维班组中一名普通的工作者,用辛勤和汗水从事着平凡而忙碌的工作。而她又是诸多同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除她之外,班组内的其他人都是男性。然而,扎进“男人堆”里的刘雪工作起来毫不逊色,经常和运维队伍一起去现场进行维护。为了提升自己的现场经验,经常能看到她和老师傅们一起讨论的身影,运维工作结束后,她会对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她每次的收获。在她的带动下,班组内营造出“人人学技术”的良好氛围。
在运维工作中,她养成了“胆大心细、精确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现场闸控维护作业中,她主动发现小马河进口自动化室UPS柜内蓄电池壳体出现裂缝、蓄电池温度较高的问题,并在后续更换蓄电池中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更换蓄电池,进一步熟悉掌握更换蓄电池的操作流程。
在邢台事业部还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同事,他们有的刚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开始自己的青春年华;有的则投身水利行业几十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把最美好、最宝贵的岁月奉献给了南水北调工程一线,一条渠、一群人、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