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伟的微笑
坡下的工人在忙着支设模板,“叮叮当当”,风让阿伟的手皲裂开来,他凝视完进口的水面,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阿伟是调度科的王留伟,防汛加固项目开始以来主动申请加入专班,这意味着要放弃周末休息,放弃每天的按时下班,也会放弃准时准点吃饭,新婚不久的他也放弃了蜜月甚至陪伴,但他懂得跳出舒适圈总会弃而有得。最不苟言笑的他,在工地现场总是一脸凝重,今天是我见他在现场的第一次微笑。
这微笑来自现场质量管控的得心应手。不得不说,刚开始进入防汛加固专班时,不但对如何管好施工人员不得要领,还要面对太多闻所未闻的概念,泡沫混凝土弄得焦头烂额,配合比让人难以捉摸,生态护坡也没头绪。从网上查资料,到反复试验,请教高校混凝土方面专家等等,终于让他有了些许心得。
他开始知道,浇筑完混凝土还要有工人在模板旁边盯着,随时紧固螺栓,因为刚进入仓号的混凝土近乎液体状态,压力最大,一直在顶着模板,受力不好或者某处拉杆松动,有可能直接撑开模板造成爆仓,几天的工作成果就会毁于一旦。水电上的设备预埋时,浇筑混凝土就更需要慎之又慎,一般都是拉几层线,再加上仪器观测,随时要应对混凝土入仓时受力变化。
排水沟浇筑混凝土时如何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蜂窝麻面?既要在模板上下功夫保证表面平整整洁,还要在浇筑时保证好振捣到位,如果拆模了出现蜂窝麻面再去处理,无异于“亡羊补牢”,经过一场大雨或者经过冬天的冻融考验,修补得再好也会脱落殆尽。对工作熟悉了,如庖丁解牛,才知道如何管控,也就相对来说轻松一些。
这微笑来自日出而作深夜而息的充实感受。曾经的王留伟,忙于后勤食堂和物业管理,总为没有直接接触工程现场而遗憾,工作状态也难言理想。如今的他,每天都是最早一个来到工地现场,身上的工装总是布满混凝土溅出的砂浆,也是每顿饭吃得最晚的一个。总能在中午的防汛加固专班群里看到他发送的现场图片,混凝土和浆砌石接缝处的孔洞如何处理,试验段新浇筑的混凝土效果如何,泡沫混凝土凝结时间的研究进展分享等等,在问答与分享中,完成了知识的掌握。
南岸的边坡陡峭,下来上去一次就会让人气喘吁吁,但留伟乐在其中。支设模板时会下去看仓号里是否清洁得干净,检查一下模板是否平直,也会跟干活的工人交流施工心得,只有融入,才有深悟。上去看浇筑时配料的称重,看所用水泥的批次和质量检验材料,也会听一会搅拌机的声音,检查一下柴油发电机是否有安全隐患。一天的时间,就在这边坡的上下之间,他也能刷出来将近一万的步数。
在这“咽喉工程”上的防汛加固现场,王留伟选择了不断锤炼自我,在他平静的笑容里,水流满载着希冀,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上一篇: “钉”在防洪加固现场的人(一)
- 下一篇: “责任田”里的节水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