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黄防洪加固项目上的“手工艺人”
编草“手艺人”
雨后初霁,彩虹桥上游的加固现场,几位“手工艺人”心无旁骛,简单的原材却需不断的加工,才能物尽其用。
这几位“手工艺人”是穿黄管理处防洪加固项目专班的成员陈佰忠、宋波和王留伟,此时正在现场编制草棒,这是为了增强土质边坡浅层滑塌部位喷泥浆的附着力,在滑塌略深部位让草棒发挥龙骨作用,提升泥浆喷护效果。如何能把草棒编得更为结实牢靠,真正发挥龙骨的骨架作用,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手艺,三个人蹲在草堆旁,开始了对这门手艺的钻研。
穿黄工程起点至石化路桥部分采用液压喷播植草方案,南岸为多级高边坡,属于典型湿陷性黄土,去年极端强降雨造成的影响,是今年穿黄南岸防洪加固项目中的主要处理内容。左岸边坡因为坡度陡,难以留住水分,背阴面土质边坡植草也难以存活,遇到强降雨边坡遭受冲刷严重,如何尽可能地恢复原状土质边坡,并能完成植草以保持水土,是穿黄南岸左岸边坡处理的核心问题。
防洪加固项目开始以来,防洪加固专班成员里“冒出了”不少“手艺人”,除了这次的编草手艺,还有王留伟的测温“手艺”更是掌握得炉火纯青。不同温度的水泥,在气温高时拌制混凝土对成品的温度影响较大,他就要对进场的罐装水泥进行现场测温,不管是小桶提取外部测量还是长棍绑扎温度计进罐测量,他都能从容应对;除了进场水泥,进仓泡沫混凝土的温度测量,浇筑后的仓位温度把控,他也能认真记录,为后续的分仓策略和浇筑方式提供数据支撑。
陈佰忠的“砌泥手艺”也是在现场的耳濡目染下日益精进,本来想在现场甄选下砌泥工人,找到最好的手艺师傅来保障砌筑质量,在一次次跟工人的交流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渐渐掌握了黏土泥浆的搅拌秘诀,在木龙骨上喷护的施工要诀,人工砌泥如何能在陡峭的坡上留得住,泥巴在手上脸上留下了痕迹,这些学问也都慢慢由理论转化为了实际的技能。
防洪加固项目尽管工期紧任务重,穿黄人还是在这紧迫的施工节奏中找到了办法,练就了技能,除了砌泥编草,还有黏土灌浆前的堵漏技能,灌浆中的排查漏点本领,各级平台上排查孔洞的本事等等,一个个本领的练就,一个个“手艺人”的养成,“两个所有”最终在防洪加固项目的实施中得到了升华,查改结合,不漏万一,在“两讲两促”的专项学习中切实找到基层管理处“怎么办”的落脚点,是穿黄人苦炼保“三个安全”内功的根本遵循。
- 上一篇: 身份小卡片 安全大作为
- 下一篇: 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