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河北分公司“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有声有色

时间:2022-06-02       文章来源:河北分公司
【 字体:

孩子们心中的南水北调科技

学生心中的南水北调科技

近日,河北分公司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创新活动形式,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前提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

科普入校 科学知识润心田

在科技周到来之际,各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线上科普了南水北调知识,把知识送进校园,把学生带到现场,激发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使命感、责任感。

在磁县、沙河、邢台、定州、保定等管理处,沿线许多小学与南水北调渠道相邻。为了提高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识,宣传南水北调法律法规知识,管理处工作人员开展了南水北调科普线上大讲堂活动,利用线上授课、课件演示形式,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原理,播放了《智慧中线》、《节水防溺水》宣传片。互动环节中,学生积极参加科普问答,赢得阵阵掌声。同时,管理处工作人员布置了绘画作业,让学生描绘出心中的南水北调工程,“绿色长廊”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科技园地”。

在唐县管理处,管理处不仅利用渡槽模型讲授南水北调工程知识,还组织学生亲临现场,与南水北调进行一次“亲密接触”。站在渡槽前,学生多次惊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和现代科技成就,切身体会到南水北调的精细化、科技化管理,最重要的是理解了千里调水的艰辛与不易。

科普活动进一步向渠道沿线中小学师生宣传了水科学知识,以及南水北调通水后生态环境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科技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导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的热潮中去。

现场观摩 解密南水北调高科技

5月26日,河北分公司分管负责人、各职能处员工与石家庄管理处30余人齐聚古运河暗渠,参观了田庄水质自动监测站,亲身感受智慧中线、科技中线带来的巨大效益,现场解密南水北调高科技技术。在现代化的田庄自动监测站里,显示屏上清晰可见各类指标数据,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多项指标保持在I类水标准。水质专员告拆大家:“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总干渠从南向北的第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主要监测指标有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物毒性等9项,常规状态下每天监测4次,应急状态下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监测频次。”水质自动监测站设立后,可以通过水质仪器全天候分析石家庄段渠道水质变化趋势,为突发水污染事件及时提供预警。

无人机现场采取水样

无人机现场采取水样

在水质应急处置上,无人机采水样让在场的每个人叹为观止。无人机最大载重5.5千克,飞行速度可达65千米每小时,相当于一个电摩的速度,从起飞、飞行、水中取样到返回,整个过程不过2分钟。正因为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在遭遇挥发性有毒物质,或现场设施损毁、人员无法进入等紧急情况下,可以不受现场地形限制,灵活、快速、高效地完成采样任务,提高水质应急监测能力。

知识竞赛 人人争做科普宣传员

在磁县管理处,利用网络知识答题平台,管理处自有人员和维护单位管理人员100多人参加答题。通过答题,大家再次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大家带着所学的法律法规、南水北调科技知识深入社区或乡村,宣传南水北调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动中,河北分公司沿线各处通过“进学校”“上网课”“公众号宣传”“手抄报竞赛”“参观南水北调工程”等多种方式,开展南水北调科普宣传活动近20次,参与普及人员达2000人。参加活动的南水北调员工纷纷表示,要以本次科技活动周为契机,扎实工作,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障南水北调“三个安全”。

作者:王海燕 杨雪 李振华 李子楠 董新亮 田丽峰 徐菲雪 谷苗/文 王海燕 于建星/图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