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守夜

时间:2022-08-09       文章来源:河南分公司郑州管理处
【 字体:

你可曾像他们一样,见过深夜和凌晨的南水北调总干渠?这群逆行守夜人都是见证者。

防汛应急突击队成员韦达伦,晚餐过后,简单收拾了一下便直奔工程现场。8月5日晚间8时至6日早晨5时,他要在这里守上一整夜。

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工程长江路至郭厂东渠段,属于三级防汛风险项目。随着郑州市城区快速发展,较几年前,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渠外多幢高楼拔地而起,紧临干渠的绿化带郁郁葱葱,地势呈外高内低状,到了汛期,防范外部来水,守护工程安全,成了这群守夜人的头等大事。

夜间,干渠上凉风习习,光影斑驳交错。韦达伦和同事坐在防洪堤旁,相互打趣,“咱这吹着免费的空调,守着输水的渠道,还能兼顾着防洪加固项目建设,一箭三雕……”两人呵呵地笑了起来。

“轰轰……”从远处传来声音。

韦达伦警惕地站了起来,他手拿强光电筒来回挥动起来。这时一辆大型渣土车慢慢稳稳地驶来,渣土车顺着手电筒的光线指引前行、卸车、调头,“内部道路狭窄,在这里行驶得注意,旁边有35千伏电线杆。司机师傅!打起精神来,安全无小事!”韦达伦身穿南水北调反光衣,在现场忙碌地指挥作业。

因为外部地形地貌变化,管理处主动出击,“拉这些土就是为了加固加高防洪堤,夜间运土,白天碾压,交叉施工两不耽误”。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现在要把这段780米长的防洪堤加高至2.7米,堤顶加宽1.75米,防汛关键期不能等,白加黑连续干。大约15分钟会来一辆渣土车,一晚上平均能拉50至60车”韦达伦对这些工作任务熟知于心。

夜间施工,灯光照明不足、运输道路狭窄、驾驶员容易疲劳等安全问题,成了施工安全的“拦路虎”。为了有效管控施工安全,稳步推进工程进度,郑州管理处党支部发出“召集令”,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每晚由一名负责人加一名党员骨干组队,接力来这里守夜。

从进入渠道到施工现场,沿途有6根35千伏电线杆。韦达伦和同事提前在线杆墩柱底部筑起了2米宽的土圈,加装反光护杆和太阳能警示灯,提醒过路的渣土车小心慢行,这也是守夜重要作业之一。

间隔15分钟来一辆车,引导车辆作业、提醒司机安全,这样的循环将持续一整夜。间隙,是韦达伦与同事小憩的时间。韦达伦说,夜间渠道上很安静,静静地听着虫叫的声音,偶有两岸过往车辆的灯光反射在干渠水面,波光粼粼,“南水”义无反顾地一路向北,我们始终守护在这里。早上5时左右,干渠两岸的天就明亮了,远处鸟儿的叫声婉转清脆,行人和车辆也陆续增多,负责白班的同事也来了。

作者:赵鑫海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