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滹沱河倒虹吸密码:赶考 作答

时间:2022-12-13       文章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 字体: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新闻宣传中心供图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新闻宣传中心供图

滹沱河水,碧波万顷。来自太行深处的母亲河与南水北调中线在古城正定交汇,潺潺流水带着西柏坡的红色誓言,追寻着塔元庄的红色足迹,诉说着国家水网建设的南水北调“密码”。工程名片

滹沱河渠道倒虹吸工程位于河北省正定县西柏棠乡新村北,由上下游明渠段、穿河渠道倒虹吸、退水闸、附属工程四部分组成,全长2225米。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8年承担起京石段应急供水任务,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

工程效益

滹沱河渠道倒虹吸工程通水以来,累计输水超过235亿立方米,向滹沱河—子牙(新)河实施生态补水约9.6亿立方米,形成有水河道长度410公里,沿线地下水回升明显,深层地下水平均回升1.84米,浅层地下水平均回升0.30米左右。依托南水北调工程,石家庄市建设了滹沱河生态旅游景区,从西向东形成了云龙公园、拾迹公园、叠翠山公园、明曦湖公园、映秀山公园、奥体公园和星野公园7大主题公园和32景观节点的生态格局,每天游人不断,节假日还成了游玩打卡地。南水已占石家庄城区供水量75%以上,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30毫克/升-350毫克/升降至150毫克/升-170毫克/升,居民饮水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感想感言

每到周末,我会带着家人来到滹沱河边休闲放松。这里成了野生鸟类的栖息地,也是老百姓休闲娱乐的生态区,大家观光、垂钓、放风筝,我们感谢南水北调。

——正定县南楼乡居民 娄冬冬

2003年12月,滹沱河倒虹吸开工时,我作为一名亲历者,看见满眼黄沙的河道一片荒凉,内心期待着那一渠清水到来,早日为这块土地注入生机。通水运行后,当站到滹沱河倒虹吸闸站,看到一渠清水向北流,内心无比激动,是南水北调人创造了奇迹。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河北分公司退休职工 郭贵有

身边的朋友知道我在南水北调工作,经常赞扬我说,喝到你们引来的水真好,南水北调为当地百姓做贡献了,谢谢你们!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心里非常感动。我们经历了8个不平凡的春夏秋冬,汛期防洪抢险、冬季做好冰期输水,确保了一渠清水安全北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管理处 张绕

背后故事

创新进步

革命圣地西柏坡座落在滹沱河上游河畔。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发出“两个务必”的号召,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胜利的考验。他以“进京赶考”为喻,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希望考个好成绩”。

滤沱河倒虹吸是中线一期工程首批开工项目之一,更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验田。按照传统施工工艺,滹沱河倒虹吸管身段侧墙和顶板浇筑为满堂架支撑立模浇筑,安全管理难度大,费用成本高。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项目经理王志民大胆改进施工工艺,首次采用异型模板组装模台车浇筑方案,两架大型钢模台车让倒虹吸管身段边墙和顶板实现了连续浇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技术创新成功后,迅速推广应用,加快了中线京石段工程的建设进度。

2021年“7·20”抗洪抢险期间,面对持续的极端强降雨,中线公司石家庄管理处运行管理人员唐文忠和大家一同坚守在渠道上,认真检查高填方段内外坡有无裂缝、衬砌板有无鼓胀,左排建筑物过洪能力是否受到影响等等。

2003年,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开工现场,老唐作为建设者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风风雨雨近二十年,老唐始终护佑在滹沱河倒虹吸左右。他全身被雨水、汗水浸透,脚上磨出了肿泡,一瘸一拐,却还笑着鼓励大家,“注意滑坡,防止滑倒,相互之间多提醒,一定要做好防护!”积极的干劲、朴实的话语让巡查的每个人备受鼓舞,大家摆脱疲惫,一鼓作气,提前完成了各项排查任务。

2008年9月起,滹沱河倒虹吸便承担起京石段向北京应急供水的任务,5个年度冰期输水的考验,建设者积累了一整套冰期输水运行管理方法。中线一期工程全线正式通水后,冰期输水遇到一系列挑战。京石段应急供水时冰期输水的经验很快成为借鉴。如今,中线提前编制冰期输水调度方案,通过抬高总干渠水位,安装拦冰索、水下吹气式扰冰装置,结合现场扰冰、融冰、破冰等综合措施,化解极强寒潮带来的安全威胁。这里面,滹沱河倒虹吸作为试验田功不可没。

环境蝶变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石家庄的母亲河伤痕累累,滹沱河常年断流,植被稀少。河道内非法采砂、掘草放牧现象日趋严重,滹沱河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市区风沙、粉尘的主要污染源。

滹沱河倒虹吸开工,郭贵有是第一批现场建管人员,看见挖掘机在满眼黄沙的河道里施工,四周一片荒凉,内心便渴望和期待南水北调一渠清水在自己的手中早日到来,为这块干渴的土地注入生机。

通水8年来,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生态补水,滹沱河发生了由荒芜到生态湿地的蝶变。干涸多年的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重现生机,成为当地百姓喜爱的休闲之地。

“小时候我生活在滹沱河对岸,河道没有治理前,这里就是大沙坑,风一刮满天灰尘,一过车特别脏。自南水北调为滹沱河补水之后,这里到处绿草茵茵,鸟儿飞翔,每到周末在河两岸玩的人特别多。”家住正定县秦家庄的王肖说道。

“以前烧水煮饭,水面上总漂着一层白白的东西,水壶的水垢两三天就得清理一次。用上南水后,这种情况再没有了,水壶再也不需要除水垢了。”正定县塔元庄村唐亚林说。

十里绿廊、百顷花海。滹沱河两岸成为石家庄最美的地方。当群众看到久别的河水,能够感受到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更加感激党和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正确决策。

去年退休前,郭贵有又来到滹沱河倒虹吸闸站转了一圈,他留恋这块土地,不仅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更是他激情燃烧的地方。“环境变好了,工作有归宿感,但有一种精神始终支撑我们前行,那就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理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要时刻铭记共产党员人的‘赶考’精神,不忘初心,牢记确保‘三个安全’的使命,用心用力作答安全守护、守护安全这份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的永恒答卷。”

作者:刘四平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