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西黑山枢纽密码:坚守 碰硬

时间:2022-12-13       文章来源:中国南水北调报
【 字体:

西黑山枢纽工程。新闻宣传中心供图

西黑山枢纽工程。新闻宣传中心供图

夜幕降临,喧嚣的京城、津城华灯初上,清冽甘甜的丹江水浸润着数千万人们的心田。这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千里解渴。在这条水脉长城上,有一个重要的节点,那便是京城以南、津城以西150公里外的西黑山枢纽工程。

工程名片

西黑山枢纽工程位于保定市徐水区大王店镇西黑山村北侧,千里江水至此一分为二,分赴京津。中线工程主干渠西黑山段长14.2公里,天津干线0.5公里,主要建筑物包括节制闸、进口闸、排冰闸、水质自动监测站等。其中北京方向设计流量1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150立方米每秒;天津方向设计流量5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每秒,是天津干线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工作闸门。

工程效益

工程全面通水8年来,通过西黑山枢纽工程,累计向北京方向输水超过83.7亿立方米,向天津方向输水超过81.6亿立方米,向雄安新区供水9134万立方米,使北京、天津、廊坊等大中城市摆脱了缺水的制约,有力保障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感想感言

初心不改勇担当,使命在肩重在扛。作为南水进京津的咽喉要塞,西黑山管理处全体员工将始终把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肩负起新时代南水北调人的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坚守工程一线,为续写南水北调事业新篇章贡献青春和力量!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西黑山管理处处长 李永鑫

打开“南水”印记,回顾八载芳华,水利运管人奋楫争先,众志成城,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是团队的不断超越,更是迸发潜力的硕果。八年不长,事业版图绘就;八年不短,携手共赴未来。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质量巡回抽查组 董纪歆

2014年意义非常,结婚、生子、迎来南水北调通水。如今南水北调事业伴我八载,栉风沐雨、奋楫笃行。感恩南水北调,有你,有我,携手再创辉煌!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公司西黑山管理处员工 董婧怡

南水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喝,咱不说别的,就看我家的水壶再也见不到以前那种厚厚的水垢了。不知不觉喝“南水”已经都八年了,喝出了健康,喝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居民 于莲莲

背后故事

严守安全

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是西黑山管理处每一名员工的坚定信念,也是南水北调人的底线。

2016年1月下旬,华北地区遭遇30年一遇极寒天气,西黑山管理处辖区气温骤降,天津方向的闸前、闸后严重结冰,加之部分工程设施设计考虑不周全,致使过闸流量骤降,影响通水安全。

时任西黑山管理处处长的张忠林接到报告后,及时联系保定市内供热单位抢抓时间送热水上山,热水车到达现场后,张忠林和闫浩、张超伟迅速抱起热水带冲向结冰部位,迅速充水的水带带起了巨大的应力将张忠林打倒在地,滚烫的开水从闫浩头顶呼啸而过。事后张忠林回忆,当时真是险到了极点,只有一个信念“抓紧除冰,保障供水”。此次应急处置,张忠林和他的团队在现场坚守了三个昼夜,直至险情彻底排除。为避免事故再次发生,他们下大力气改造了各类防冰冻设施,增加了闸后保温、水下气泡扰冰、水下射流扰冰设施,改造了热管融冰设施,购置了热水枪、热水车,完善了应急处置预案、方案,形成了“拦、捞、排、扰、融”等一整套冰期输水应急措施,并不断演练、完善。

2021年1月6日,国家气象中心发布寒潮预警,时任天津分局总工程师付清凯带领朱耘志等人,分批开展冰情巡查工作,密切关注冰期发展。1月8日凌晨,他们发现进口闸前拦污栅有冰絮凝结,迅速启动热水车开展除冰作业,水面上的冰情迅速化解。但水下拦污栅结冰情况仍然不能消除。付清凯与大家研究决定人工除冰,险情被消除在了萌芽状态。此次寒潮持续时间长,抢险队员们不顾严寒,在现场足足蹲守了四个昼夜,保证了京津这两座超级大城市供水安全。

牢固树立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的坚定信念,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是西黑山运行管理团队工作的核心,无论是从运行初期面对冰情险情的匆忙应对,还是到现在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条不紊,安全是他们永恒的底线。

精心呵护

群山环绕下的西黑山枢纽工程巍峨挺拔,节制闸、进口闸、排冰闸像一队队恪尽职守的士兵坚守着三叉渠口要地。

中线工程全面通水8周年,安全运行2922个日日夜夜,中线公司天津分公司西黑山运行管理团队20多名员工默默坚守,为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曹瑞森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2015年,西黑山管理处组建,作为技术骨干的曹瑞森主动申请由位于保定市区的保定管理处调入位于徐水西部山区的西黑山管理处,负责运行调度工作。调度安全关乎着首都和天津两座特大城市的饮水安全,他深知责任重大。

2016年的一天,因35千伏供电系统检修,管理处切换为柴油发电机供电。此时,总调中心下令调整闸门开度,却发现闸门纹丝不动,他和维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排查。大家查来查去发现机械部分正常,“既然机械故障已排除,那么有可能是线路故障。”曹瑞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按照他的思路,最终排查出是电机反转。问题得已解决,但他仍未停止查找问题根源。他和同事们一起查阅设备运维记录和仔细分析,最终发现了备用电源的相序错误,成功地排除了一颗隐藏多年的“雷”。

能打硬仗

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再多的工作压一压总能完成,再难啃的骨头,咬咬牙总是能拿下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休,这是西黑山管理处运行管理团队特有的韧性。

2021年,为保证中线工程安全,开始实施大规模隔离网更换。西黑山管理处此次更换19公里,总里程不算长,但沿线涉及两县四乡九个行政村,与当地老百姓打交道最让人头疼,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西黑山管理处主任工程师耿宝江主动接过了这块“硬骨头”。那一段时间里他的手机被打爆,不是这个村拦路就是那个村民阻工。耿宝江没有被困难吓到,更没有退却,他心头始终萦绕着一句话:“面对困难千万条,我只一个‘韧’字解”。今年6月24日,西黑山管理处接中线公司转发的关于小黑山村民反映西黑山管理处隔离网更换施工侵占其土地的信访事件通知。接通知后,耿宝江第一时间协调镇政府会同信访人共同测量争议地块,通过一组组测量数据,有力证明了并未侵占信访人土地的事实,同时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真实数据面前,该村民坚持要求赔偿。为避免矛盾激化,耿宝江前往该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同村民拉家常、讲政策,还带领工作人员帮其收拾院落卫生、维修家庭管线,成功化解矛盾。

作者:刘卫 杨炳炎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