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管理处档案数字化加工全面进入高效整编阶段
近日,郑州管理处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日均处理量突破1.8万页,目前已完成66万页,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高效整编期,正向总工期目标冲刺。
郑州管理处创新采用“三步走”工作法高效推进项目,专班聚力攻坚,实行班子成员包干责任制,由3名青年骨干牵头负责,并整合力量支援协作。流程规范提效,科学设置11道关键工序,配备15名专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实现日均数字化处理量超1.8万页。闭环质控保障,建立“高效整编、严格质检、精准分件、规范装订”等环节的协同机制,形成全流程质量管控闭环,确保操作可追溯。
青年骨干徐莉涵正仔细核对前三批运抵的档案:“档案一共运来7226卷3191盒,高效整编的核心在于科学分工和工序优化。比如首道页码校对环节,看似基础,却是整个流程的基石,要求作业人员必须专注无误。一旦出错,后续工序需返工,费时费力。我们持续优化流水线衔接,力求效率最大化。”
王光辉则专注于流程创新,“我们深入研究各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尤其在目录校对、档案分件和成品目录环节,创新应用计算机批处理代码替代人工。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效率,还能对目录有效实现再次校对和纠错。”他的方法将原本需要一天完成的200多卷分件工作,压缩至半天,大幅提升了整编速度。
团队协作注重人尽其才,细心的女员工主要负责图像处理与前期整理,擅长计算机的年轻人承担目录修改和分件工作,综合管理人员则作为总协调,统筹分配任务,保障整体进度。
目前,郑州档案数字化加工团队正严格遵循“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攻坚方案,全力以赴冲刺既定目标,为打造中线工程数字化档案管理标杆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赵鑫海 徐莉涵
编辑:高逸琼
- 上一篇: 河北分公司开展2025年第二期公文和宣传写作培训
- 下一篇: 方城管理处开展“三分钟讲职责”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