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激烈的讨论
10月8日早8时,节后上班第一天,辉县管理处会议室内十分安静,参会的同事一个个沉默不语,此时,窗外的南水一路长清,安澜北上。
很多迹象表明,对于平时笑口常开的杨波来说,国庆节这几天,是他到管理处最难过的时期。假期留守工作地,不能与家人陪伴左右,扎身于水毁修复工地现场。而更根本的是,一天又一天的险情报告,他感受到了压力,心系着工程的安全。
管理处负责人打破了沉静:“假期值班的同志先说说具体情况吧。”随后,假期带班负责人按照时间节点,逐一描述了具体情况。发现渠道工程险情后,在岗的同事第一时间上报了河南分局,安排工巡人员加强了对相关渠段的巡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情况?怎样才能避免?辉县段还有没有潜在的隐患?
透过现象看本质,原因是什么,答案在地下。辉县市百泉村距总干渠不到500米,村里有一湖名曰百泉湖,因湖底有近百个泉眼得名,过去近20年未曾出水,今年7月底众泉眼复涌,一直持续到现在,仍在涌水。
降雨量大,土壤饱和,地下水位上升……对于工程而言,除了降雨影响,工程所处地质情况也影响着工程安全,而此次探讨的内容是渠道工程与地质条件之间的联系。
“我觉得焦泉营这一块需要重点关注。”安全科临时负责人说道,只见他的手指向地质纵剖面图中的上游部分。他曾参与过辉县段工程建设,对整个辉县段工程心里有数。
管理处负责人提出:“大家要重点关注渠底板周围的地质状况,了解地下水分布的大致情况,对比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安全监测数据,有助于理解高地下水位对渠道产生的风险隐患。”
参会的同事各抒己见,他们有的是长期做施工的高级工程师,有的长期从事工程安全监测,有的长期负责某一渠段的维护,从工程、地质、安全监测等多方面剖析了多个渠段的安全隐患。
经过这次讨论会,参会人员对渠道工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双精维护”,对风险隐患的识别和预判更加敏锐,进一步提高了工程维护的信心,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安全保障能力。
河南分局应急响应还未结束,辉县管理处将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 上一篇: 迎战秋汛背后的故事
- 下一篇: 故事从这里出发——渠首入职培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