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穿黄赶考路

时间:2022-04-08       文章来源:河南分局穿黄管理处
【 字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对于考试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小学时候一张优异的试卷可以换来一个新玩具,中学时候当排名稍稍靠后可能会开始焦虑,高中更加在意的是成绩的进步及知识的掌握,成年之后面对考试可能就变成了“听天由命”的“60分万岁”,亦或是奋力拼搏后“尽人事、听天命”的坦然。考试伴随着我们一生的成长与进步,而考试的形式也从儿时测试的形式变换为了项目或任务的完成,我们始终在赶考的路上不断前行,考试也在见证我们的成长。

从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世纪工程构想的首次提出,穿黄人就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但利在千秋的赶考之路。

从穿黄工程的规划设计初始,如何解决穿越黄河这一巨大难题,无数的专家学者设计、考量,无数的方案被推翻,又有无数的方案被提出,最终隧洞穿越被提上了日程。但隧洞穿越看似简单,但这与以往的见山开路、遇水架桥有很大的区别,工程地处七度地震区,施工需要面对河床游荡、河槽深度冲淤、复杂地质条件、沙土地震液化、软土震陷、隧洞渗漏、围土稳定、大型超深竖井、长距离盾构隧洞施工等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攻坚、克难,最终这项概算投资31亿元,总工期5年的中线干线控制性工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穿黄人的赶考之路却是刚刚开始。

工程建设期结束之后的运营期是一场漫长且坎坷的考试。全长1432公里的中线主干渠,每年的冰期与汛期是全员都需严阵以待的特殊时期,日常输水调度、安全生产管理、土建绿化日常维护等等工作,同样是运行期间数不尽的大小考验。“下洞”可能是穿黄人独有的一个工作内容,每到隧洞检修时候,不同管理处的同事都来支援,上百号人在隧洞中排查隐患、检修问题……“洞下”的工作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一天的忙碌过后,洞内的扬尘早已使众人灰头土面,但满天的星光是一日忙碌过后难得的慰藉。

2021年中线工程顺利通水七周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不仅从补充水源进阶成为主力水源,战胜2021年长时间暴雨考验同样也是赶考路上一份成功的答卷。呼啸的风雨下荧光色的雨衣格外夺目,穿黄人除却坚守于各自的岗位外,暴雨下的渠道、潮湿闷热的退水洞同样也是穿黄人的又一根据地。防汛演练、“7.20”防汛抢险、黄河秋汛、新冠疫情、水毁修复……2021年的赶考之路格外荆棘,但穿黄人的答卷依旧不失水准。

2022年除却日常运营管理外,防洪加固项目是穿黄人的又一考验,克服疫情、扎根现场是穿黄人面对这场考验的决心与态度。新的赶考之路考卷常出常新,没有特定格式,没有既定内容,这是一条未知之路,困难与挑战并行。赶考之路千变万化,但不变的是穿黄人自始至终守护一渠清水安澜北上的态度与决心。

作者:梅阳 编辑:李东君
右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