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与月亮,一位工程师的选择
舒仁轩在防洪加固项目“党员冲在前”横幅上签字
2008年,还在“拉西瓦水电站”施工现场的舒仁轩,第一次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结缘,那时他白天在现场干活,晚上回宿舍就关注南水北调建设期的新闻。“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参与到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来。”2012年,他得偿所愿。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一不小心时间就溜走了。”眼前的“70”后大叔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也难怪他会把“岁月无声”用作网名,来自四川乐山的舒仁轩20岁出头就离开家外出工作,从工地上的技术员到项目上的总质检师,他走南闯北十余载,终于在1432公里的渠道旁,找到了归属感和梦想感,这份安稳的工作给了他家的感觉,爱人陈燕群也追随他来到了这里,作为穿黄的“老搭档”,他们更像是渠道旁的战友,因为照顾工程的时间早已超过了彼此。虽然如此,舒仁轩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跟我说,在这里,他再也不用四处漂泊,“刚来南水北调时,我度过了漂泊在外的第一个生日,你嫂子送了我一套精致的茶具,至今我都还在用。”这份礼物正符合他求静沉淀的心境。
在工作之余,理工男舒仁轩爱好写作,文字里的世界让他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宇宙,文字就像平行时空里的光,照进生活的缝隙。他在《上善若水》中这样写道:“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水质已经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拿起杯,闻其香,观其色,轻轻一摇,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相互交融出一种淡雅的韵味。”在文字里,他能看到生活的另一面,那是一个新的世界。
爱好文学的好习惯,让常年在工地的舒仁轩,居然能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穿黄的防洪加固项目开展以来,他主要负责新蟒河倒虹吸管身段河道下游防护体冲刷加固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还要赶在5月15日的汛期到来之前完工。舒仁轩对此倒是不以为然,笑着说这让他重新找回了原来当施工队长的感觉,“我们就是给新蟒河做个铠甲,让它更安全地跨过我们的渠道。”
不过这个“施工队长”似乎不好干。前段时间,项目所在的温县因为疫情封城,可把这个四川汉子可急坏了,一改往日的“好脾气”,“人员上不来,机械设备又上不来,在现场看到施工队伍进度慢了,难免会发脾气催他们。”虽然如此,但施工队伍的工人们还是最认舒仁轩这个老大哥,“因为赶进度,项目上几乎天天都要加班,一些工人和项目经理发生了口角,便萌生了退意。”于是,舒仁轩便上门亲自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我也在工地摸爬滚打了很多年,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大家才会互相理解。”
时至今日,舒仁轩至今还记得刚来南水北调的那段日子,那会他还在郑焦项目部,每天都会忙到晚上12时,大家一块走回宿舍。走回去的路上,有浅黄色的路灯,“我们谈论的都是技术问题,具体内容其实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那样的画面,我们三三两两一路走回去,意气风发的,像香港电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