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线公司2023年工作会议: 明确新思路 谱写新篇章
1月1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由国文作了题为《守正创新 固本强基 加快发展奋力谱写中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工作报告。
由国文在报告中对中线公司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任务进行科学谋划,明确了中线公司发展新思路。他指出,中线工程是集团发展的“基本盘”和“压舱石”,从国家战略全局层面,中线工程必须在国家水网建设中发挥好“主骨架和大动脉”作用,抓好增源挖潜扩能,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从集团战略发展层面,中线公司必须发挥好“四个策源地”的作用,为集团发展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支撑和保障;从中线自身发展层面,中线公司必须强化主责、发展主业,坚决完成确保“三个安全”的核心政治任务,坚决履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央企职责使命。
一、坚持“一个定位”
立足集团“三个企业”战略定位,围绕集团“通脉、联网、强链”发展战略,坚定中线“四个策源地”战略定位,统筹南水北调“三个安全”与公司发展,迈稳“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步伐,为“志建南水北调、构筑国家水网”、保障国家水安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二、适应“两大转变”
一是适应从项目法人向现代供水运营企业的转变。中线公司已经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经营重点和工作要求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必须要按照现代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运行,革新管理体系,转换经营机制,尽快真正成为现代新国企。
二是适应集团公司从水利部管理向国资委监管的转变。集团公司转隶国资委后,对经营理念、工作思路和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特别是国资委“一利五率”考核体系,倒逼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强化经济组织属性,高度重视经营考核,实现社会效益优先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转变。
三、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聚焦“三个安全”,筑牢发展根基。坚持“全心、全员、全面、全力”抓安全,健全工程上、调度上、水质上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确保“三个安全”。
二是聚焦“三大任务”,加快后续建设。统筹增源、挖潜、扩能三大任务,切实发挥好“四个策源地”作用,深度参与总规修编,加快中线调蓄工程体系规划研究,有序推进中线调蓄工程建设;聚焦输水能力提升,加快解决渠道过流能力不足问题;及时优化供水策略和调度方案,向农村地区扩展,加大生态补水,尽可能多供水、供好水。
三是聚焦“三大体系”,提升企业治理。按照现代企业治理理念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建立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决策体系,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执行体系,严格有效、奖罚分明的监督体系,切实抓好组织、制度、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水平。
四、提升“四项能力”
一是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强化全员的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狠抓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树立“大运管”思维,坚持立足中线、走出中线,通过调水供水项目运行管理接管、托管等形式,加大人才、技术和管理输出。大力实施“管理实验室”活动,狠抓提质增效;完善水费收缴保障机制和生态供水计价机制,积极推动水价政策调整和水费使用“松绑”;充分运用中线一期工程的筹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二是提升人才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用人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大力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抓好博士后工作站教学科研管理,积极推动人才交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抓好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创新优势,为中线后续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撑。进一步加强水下检测、修复等具有专利权的装备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快数字孪生中线建设,全面提升中线科技创新能力。
四是提升党建引领能力。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形成党组织领导力、董事会推动力、经理层执行力“三力合一”运作模式,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专项监督具体化,强化重点难点项目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干部安全。